咏双开莲花
菡萏新花晓竝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荷花初绽一同开放,妆容精致笑语盈盈。
西方画中的吉祥鸟儿,清晨傍晚双双戏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菡萏新花:指莲花刚刚开放的花蕾。
2. 竝开:并排开放。
3. 浓妆:华丽的外貌。
4. 美笑:美丽的笑容。
5. 面相隈:形容莲花争相盛开,繁茂无比的样子。
6. 西方采画:指向西方取经。这里可能暗示佛教文化从西方传入中国。
7. 迦陵鸟:传说中的一种神鸟,经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8. 早晚:时间概念,表示在合适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咏双开莲花》这首诗歌以荷花为主题,描绘了双生莲花的美丽与生机。诗人通过“菡萏新花晓竝开”一句展现了清晨盛开的荷花,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它们在晨光中的娇艳姿态。接下来的“浓妆美笑面相隈”则是将荷花拟人化,强调了它们的美丽和优雅气质。
而后,诗人在第三句引入了“西方采画迦陵鸟”的意象,这是源于佛教文化的传说,迦陵鸟代表着吉祥、美好和幸福,它的出现寓意着荷花的美丽吸引了来自天堂的生灵。因此,这一句既可以看作是对荷花美景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借物抒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早晚双飞池上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期待和祝愿,他相信这些美丽的迦陵鸟会早晚双双来到这个美丽的荷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吉祥。整首诗歌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双开莲花》是唐代诗人刘商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50年前后,正值唐朝衰落的中晚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民众生活困苦,这些都为刘商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刘商本人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文人,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在创作《咏双开莲花》时,他已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和磨难,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这一时期的唐朝,佛教文化盛行,莲花在佛教中被视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刘商在诗中将莲花比作贤能之士,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他以莲花的高洁品质勉励自己和他人,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坚守道德情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