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王炎弼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

标题包含
王炎弼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
青山如君子,臭味我族类。 向来傲官府,正自恶俗吏。 主人清且贤,菽水无虚伪。 胸次尘滓尽,端可肖人意。 轩窗自罗列,献此重叠翠。 公余一隐几,举目穷幽事。 昔为幕中宾,妙语了同异。 孰堪畏栖迟,胜境配高义。 要从孺子濯,不逐众人醉。 呤哦坐书丛,袖手太阿利。 沈侯负能名,二绝一言蔽。 聊同座右铭,此语君莫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青如雅士,气味相投合。 向来鄙视官场,更讨厌庸俗之辈。 主人清廉而贤良,生活简朴真实。 内心纯净无杂念,像极了理想中的君子。 窗外景色自然陈列,展现出一派重叠的绿色。 闲暇之时靠在窗边,放眼望去全是美景。 从前曾是你幕僚,我们的见解并无差异。 这样的美好地方,正适合与高尚的情操相匹配。 拒绝世俗的诱惑,保持清醒和独立。 吟诗作对沉浸书海,置身其中怡然自得。 沈侯的才华横溢,这两首诗足以概括。 请牢记这番话,它会成为你的座右铭。
去完善
释义
1. 安吉:浙江省湖州市下辖县; 2. 丞厅:主管文书的官员; 3. 真清轩:书房名字; 4. 沈文伯:人名,不详; 5. 臭味:气味相投; 6. 傲官府:对官场不屑一顾; 7. 正自恶俗吏:憎恨庸俗之辈; 8. 菽水:指普通饭菜; 9. 尘滓:世俗烦恼; 10. 肖人:像人一样; 11. 重叠翠:山清水秀的美景; 12. 隐几:靠在几案上休息; 13. 昔为幕中宾:过去担任沈文伯的幕僚; 14. 了同异:消除了争议; 15. 畏栖迟:害怕闲散生活; 16. 胜境:优美的境地; 17. 配高义:符合高尚的品质; 18. 要从孺子濯:要像孩子那样纯洁; 19. 不逐众人醉:不要随波逐流; 20. 吟哦:读书声; 21. 书丛:书籍; 22. 袖手:无所作为; 23. 太阿利:宝剑,寓意才华横溢; 24. 负能名:有才能的名声; 25. 二绝一言蔽:两句诗表达一切; 26. 座右铭:激励自己的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主人高尚品质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清轩周边的美景,表达了主人才德兼备的品质以及他的隐逸之志。诗人在描述山水美景时,将其拟人化为“君子”,不仅赋予了山水人格魅力,也暗喻主人具有高洁的品格。同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恶俗官场的厌恶,突显出主人的高洁志趣。此外,诗人还回顾了与主人过往的交谈,表现出双方的深厚友谊,并以座右铭的形式激励对方坚守高尚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王炎弼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出自南宋诗人曾协之手。诗题中的“王炎弼”是作者的朋友,曾任安吉县丞;“安吉丞厅真清轩”是他任职的地方;“沈文伯”是与作者唱和之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50年左右。 在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然而,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百姓生活仍然充满艰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曾协(约1149年-约1208年)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史书记载,官至尚书郎、给事中,曾任南剑州知州。据史料记载,他曾与陆游、杨万里等人交往,颇有文名。在创作这首《王炎弼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时,曾协正值壮年,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