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十八首 其二

标题包含
颂古十八首 其二
手按吹毛岂易为,两堂要活死猫儿。赵州上树安身法,多少傍人眼搭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用手按住快速流动的毛发并不容易,两个厅堂里想要救活一只死猫。赵州和尚在树上找地方安身立命,多少旁观者在旁边看着瞪大了眼睛。
去完善
释义
1. 吹毛:形容锐利的刀剑,可以削去毛发。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尖锐而明确。 2. 两堂:指禅宗的南北二宗。南宗主张顿悟,北宗主张渐悟。 3. 死猫儿:意指不动脑筋的人或问题。 4. 安身法:指解决问题的办法。 5. 傍人:旁观者,不相干的人。 6. 眼搭眵:形容眼睛红肿模糊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禅宗的领悟过程,强调参禅者要保持独立思考和敏锐的洞察力。诗人以“手按吹毛”比喻修行者的锐利心志,表现出求道之路并非易事。同时,诗人借用“两堂要活死猫儿”这一禅宗公案,警示修行者要在生活中保持警觉,时刻准备迎接挑战。接下来的诗句“赵州上树安身法”则是暗示修行者在追求解脱的过程中,需要像赵州从谂禅师一样善于应变,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诗人通过描述“多少傍人眼搭眵”的场景,指出在修行道路上,旁观者往往难以理解其中奥妙,从而强调修行需依靠个人努力和直觉。整首诗表达出诗人对于禅宗智慧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机敏与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十八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释宝印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乱之中,尤其是金兵南侵,使得中原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释宝印作为一位僧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在他生活的时代,禅宗思想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许多文人和士大夫都受到禅宗的影响。释宝印本人也是一位禅宗高僧,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在这首诗中,释宝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他认为,人生就如同四季的变化,有起有落,有荣有枯。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不必过于执着于世间的得失。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的超越精神,使人们在困境中找到解脱之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