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雪里东风未过江。
陇头先折一枝芳。
如今疏影照溪塘。
北客乍惊无绿叶,东君应笑不红妆。
玉真爱著淡衣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雪飘洒时东风尚未吹过江南;
荒野山间最先折取一枝芬芳。
而今稀疏的枝条倒映在溪流与池塘;
北方的旅客初闻并无绿叶的惊奇,司春之神定会笑它没有盛装艳妆。
绿萼梅如璞玉般更惹人爱恋那清淡素雅的衣裳。
去完善
释义
1. "雪里东风":指春天的暖风还没有吹过长江以北的地区。其中“东风”代表春天的气息,“雪里”表示还没有完全进入春天。
2. "陇头":本指翻越高山,此处借指梅花开放的地点。
3. "疏影":形容梅花枝条稀疏的影子。
4. "北客":北方的过客,这里指作者自己。
5. "东君":太阳神,是春天的象征。
6. "玉真":仙女的名字,此处用来比喻梅花。
7. "著":穿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词人的《浣溪沙》作品借物咏怀,用质朴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形象,情感真挚而深沉。首句“雪里东风未过江”,巧妙地点明梅花盛开之地的独特环境——风雪交加中的江边,同时通过“东风未过江”表达了江对面东风还未吹到,透露出一股哀愁的气氛。接着,词人以“陇头先折一枝芳”描绘了傲霜斗寒的梅花在冰雪严寒中独自开放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下片“如今疏影照溪塘”则通过“疏影”和“溪塘”展现出梅花的秀雅风采,使读者如临其境。
接下来,作者通过“北客乍惊无绿叶,东君应笑不红妆”这两句细腻描述出人们初见这枝绿萼梅时产生的惊讶,同时也透露出游子思乡的无奈与惆怅。末句“玉真爱著淡衣裳”点题,呼应上文,表达出梅花清雅脱俗的形象,赞美梅花高雅的品质,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词读来宛如一幅水墨丹青,情境交融,意蕴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词人王采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1135年左右。在南宋时期,中国的文学界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王采就是其中之一。他才华横溢,对诗词歌赋有深厚的造诣。
在那个时代,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北方被金国占领,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采曾参加抗金义军,但失败后流亡江南。在漫长的流亡岁月里,他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残酷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悲痛。
这首《浣溪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他用优美的词句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面,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