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少年行

标题包含
少年行
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毬猎少年情。 戴铃健鹘随声下,撼珮骄骢弄影行。 觅匠重装燕客劒,对人新按越姬筝。 岂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风白发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雍陶,字国钧,号筠谷,四川成都人。他是唐朝晚期的一位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宣宗至唐哀帝时期(约公元846-907年)。 雍陶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一位文人,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用借助战功也有侠义名声,真是令人同情那些只爱球猎的少年们。 佩带着响铃的高飞之鹘随着声音落下,骑着骄傲骏马的身影在震动声中前行。 寻找匠人重新铸造燕地客人使用的剑,对着别人弹奏来自越地的筝曲。 谁又能知道读书人的心是多么痛苦,对着秋风发出苍白的吟唱。
去完善
释义
1. 不倚军功有侠名:指没有依靠军事上的功绩而获得侠士的名声。 2. 毬猎:即打猎,此处借指武艺。 3. 戴铃健鹘:指佩戴响铃的猎鹰。健鹘,强壮的鹘鸟,这里代指猎鹰。 4. 撼珮骄骢:指马的鸣叫声及矫健的姿态。佩,马勒上的装饰品;骄骢,骏马。 5. 觅匠重装燕客剑:寻找工匠重新打磨燕地的名剑。 6. 对人新按越姬筝:与人一起欣赏刚学会弹奏的越地古筝曲。 7. 秋风白发生:化用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寓意在秋天的肃杀中抒发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少年行》是唐朝诗人雍陶所创作的一首描绘年轻勇士生活和情怀的诗歌。本诗通过对少年英勇矫健的形象刻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唐代少年的独特风貌和壮志豪情。 首联中,诗人赞美了这位年轻勇士不靠军功而有侠名,展现了他独立精神和高尚品质。紧接着,“可怜毬猎少年情”表达了诗人对少年们热衷于球猎游戏的哀怜之情。这里,诗人揭示了年轻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过于沉溺于嬉戏娱乐的现象。 颔联中,诗人通过“戴铃健鹘随声下,撼珮骄骢弄影行”生动描绘了少年的矫健英姿和昂扬斗志。这里,戴铃的健鹘象征着少年的机敏勇猛,而骄骢则代表了他们的高贵身份和不屈意志。 颈联中,诗人描述了少年们在闲暇时光中的娱乐生活。他们寻找能工巧匠重新打造自己的宝剑,展现出他们对战斗的执着和渴望;他们面对众人演奏筝曲,体现了他们在艺术领域的造诣与修养。 然而,在最后两句,诗人笔锋陡转,道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虑: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这些年轻的勇士可能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读书学问的重要性,而过度沉迷于娱乐活动。因此,当秋天来临时,诗人在感叹白发已生的同时,也为年轻人的未来担忧。 总之,这首《少年行》既赞美了年轻勇士们的矫健身姿和壮志豪情,也提醒我们要重视文化教育,追求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少年行》是唐代诗人雍陶所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描绘年轻战士的英勇形象为主题,共四首。在创作背景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这组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中期,即公元8世纪至9世纪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较为繁荣的时期,军事上也有一定程度的重视。因此,这首诗的背景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 其次,在这个时间段内,雍陶的个人经历也是丰富多彩的。他曾任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等职,后因病辞官。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题材广泛,既有描写个人生活、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有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诗篇。在这组《少年行》中,他通过对年轻战士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坚定信念。 最后,同时间段内,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虽然表面上仍保持着强大的国力和较高的国际地位,但内部矛盾逐渐激化,边疆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雍陶通过《少年行》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许,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担当起保卫家园的重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