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武侯庙古柏

标题包含
武侯庙古柏
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 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似卧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雍陶,字国钧,号筠谷,四川成都人。他是唐朝晚期的一位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宣宗至唐哀帝时期(约公元846-907年)。 雍陶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一位文人,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绿叶四季如一,枝头千年独立。 其中仿佛有神秘生命存在,看那盘旋根茎犹如卧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武侯庙:即诸葛亮庙,位于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诸葛亮死后,蜀汉后主刘禅于景耀六年(253年)追谥为忠武侯,故称“武侯庙”。 2. 雍陶:唐代诗人,字国钧,成都人。与白居易、张籍等相唱和。 3. 密叶:茂密的树叶。 4.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5. 高枝:指古树的高处枝头。 6. 孤峰:独立的山峰。此处可能指的是附近的山。 7. 精灵:指鬼怪神仙之类的精神生物。 8. 盘根:树木根部弯曲盘旋的样子。 9. 卧龙:隐士或俊杰的喻称。这里暗指诸葛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武侯庙古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与智慧的敬仰之情。首句“密叶四时同一色”描述了古柏四季常青的特点,象征着诸葛亮的忠诚与坚韧;第二句“高枝千岁对孤峰”则强调古柏的高大挺拔,代表了诸葛亮的高尚品质与智慧。第三句“此中疑有精灵在”是对古柏的拟人化想象,暗示着古柏仿佛是诸葛亮的灵魂寄托;最后一句“为见盘根似卧龙”则以卧龙形象比喻古柏盘根错节的树根,进一步强调了诸葛亮的高贵品质与神秘魅力。整首诗通过赞美古柏,巧妙地将诸葛亮的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武侯庙古柏》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846年。这首诗描绘了武侯庙的古柏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与智慧的敬仰之情。 在公元9世纪的中国唐朝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而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武侯庙成为了人们缅怀诸葛亮的地方。诸葛亮作为蜀汉时期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谋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尊重。他在刘备去世后,辅佐后主刘禅,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他去世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武侯庙。 杜甫在当时写下了许多关于武侯庙的诗篇,其中《蜀相》一诗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雍陶受到杜甫的影响,也写下了这首《武侯庙古柏》。在这首诗中,他以古柏为载体,展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在当时的唐朝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