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阳华岩 其一
出郭曾无十里赊,僊岩迎日号阳华。
云藏奥穾岚光润,信美元郎咏可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出城外不过十里远,仙山向阳处名为阳华。
云雾遮掩山间景色幽深,确实美如画,适宜居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出郭:指出城。郭,外城。
2. 无十里赊:指距离不是很远。赊,遥远。
3. 僊岩:即阳华岩,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
4. 迎日:面向太阳。
5. 号:称。
6. 云藏奥穾:形容云雾环绕、深邃的境地。
7. 岚光润:指山色中的湿润光泽。岚,山林中的雾气。
8. 信美:确实美好。
9. 元郎:指元结,唐代文学家,曾任道州刺史。他在任期间,曾在阳华岩写下《阳华岩铭》。
10. 咏可家:指元结在阳华岩留下了赞美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游阳华岩 其一》是南宋诗人赵师侠的一首山水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阳华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首先,诗人在第一句“出郭曾无十里赊”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阳华岩距离城市的不远之处。“赊”字在这里表示距离的遥远,而“曾无十里赊”则表达了阳华岩与城市之间的相对近距,为下文对阳华的赞美做了铺垫。
其次,在第二句“僊岩迎日号阳华”中,诗人用“迎日”来形容阳华岩的位置,表明阳华岩向阳的一面,寓意着阳华岩迎接光明、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号阳华”三个字巧妙地传达了阳华岩的名字来源,即阳光照耀下的美丽山岩。
接着,第三句“云藏奥穾岚光润”中,诗人通过对云雾缭绕的山峰和山峰间露出的阳光进行描绘,展示了阳华岩的神秘魅力。“奥穾”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云雾遮蔽下的山峰形态,而“岚光润”则表现了阳光透过云雾折射出的柔和光线,使整座山峰显得生机勃勃。
最后,在第四句“信美元郎咏可家”中,诗人引用了唐朝诗人元稹的诗句“朝朝暮暮阳台下,不见元郎梦还家”,表达了诗人对阳华岩美景的喜爱之情。这里的“信美”是对阳华岩美景的真实写照,表达了诗人对阳华岩壮丽景色的赞叹。
总之,《游阳华岩 其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阳华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2世纪的南宋时期,赵师侠生活在一个战争频发、民生疾苦的历史阶段。这位词人的作品以豪放派为主,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然而,在他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他邂逅了阳华岩的美景,这使得他在面对世事沧桑之时,能够短暂地逃离现实纷扰,抒发心中的感慨。
这一时期的南宋政权相对稳定,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热衷于山水诗画,寻找心灵的慰藉。在这种背景下,赵师侠游览了阳华岩,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所见的景色。他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渴望隐逸山林的愿景,以及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期许。尽管他对现实仍存忧虑,但他的诗作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风骨与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