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江渡行村落间爱其风土偶成
未到清溪水半浑,山围莲荡鹭成群。
槿篱竹坞疑无路,鸡犬时时隔岸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澈小溪尚未完全浑浊,周围群山环绕,莲花盛开,白鹭成群。竹林边的小屋和木篱似乎没有路可走,但时不时会听到对岸的鸡鸣狗吠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未到清溪水半浑:此句形容清澈的溪水含有泥浆,看起来有些浑浊。清溪,指的是清澈的小溪;水半浑,表示水中带有少许泥浆,显得略微浑浊。
2. 山围莲荡鹭成群:此句描述了山丘围绕着的湖泊中,有大量的白鹭群居于此。山围,表示湖泊被四周的山丘包围着;莲荡,指的是湖泊;鹭成群,描绘了湖泊中有许多白鹭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3. 槿篱竹坞疑无路:此句描述了用槿树和竹子搭建成的简陋居所附近,仿佛没有路可以通向这里。槿篱,是用槿树枝条编制成的篱笆;竹坞,指的是用竹子搭建而成的简易房屋;疑无路,意味着从远处看去,难以找到通往这个简陋居所的道路。
4. 鸡犬时时隔岸闻:此句描绘了在这个村落里,时常能听到对岸传来的鸡鸣狗吠声。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清澈的小溪,白鹭群飞的山间湖泊,掩映在木槿花和竹林间的村庄,以及偶尔传来的鸡鸣犬吠之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景与村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小江渡行村落间爱其风土偶成》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李光在晚年时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年-1204年),正值南宋中期,政治腐朽,社会动荡。
这个时期,李光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要职,后因直言进谏被罢官。在辞官回乡的途中,他经过小江渡口,沿途看到乡村风景如画,百姓安居乐业,感慨万千,于是即兴创作了这首诗。
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金国威胁之下,国家局势紧张。然而在小江渡口附近的村落,农民们依然保持着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这种浓郁的乡土风情给李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首诗,李光表达了对于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农村社会的繁荣景象。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