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蒋进士秋日
晚雨霏微思杪秋,不堪才子尚羇游。
尘随别骑东西急,波促年华日夜流。
凉月云开光自远,古松风在韵难休。
男儿但得功名立,纵是深恩亦易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细雨迷蒙,让人想起深秋的美景;才子们却还在四处游荡,令人不堪忍受。尘埃随着分别的马匹匆匆奔东赴西,时间如水随波流逝。月亮的光华从云层中透出,显得遥远而明亮;古老的松树发出悠扬的风声,韵味无穷。男子汉只要能立下赫赫战功,即使深厚的恩情也容易得到回报。
去完善
释义
1. 晚雨:傍晚时分的小雨。
2. 霏微:轻微弥漫的样子。
3. 杪(miǎo)秋:即秋杪,秋天的最后一个月,此指深秋时节。
4. 不堪:表示忍受不了。
5. 才子:有才华的人。
6. 羇(ji)游:离家在外漫游。
7. 尘随别骑:尘土随着离别之人马匹离去。这里暗含送别场景。
8. 东西急:意为四处奔波,心情急切。
9. 波促年华:时间流逝如同水流匆匆。波促,比喻时间的流逝。
10. 凉月:明月,指天空中的圆月。
11. 光自远:月亮的光辉从远方照来。
12. 古松风在韵难休:古老的松树在风中发出声音,韵律悠扬不断。这里以松风声喻人生的际遇与心声。
13. 男儿:泛指男子汉大丈夫。
14. 但得:只要得到。
15. 功名立:建立功名。
16. 纵是:即使是。
17. 深恩:深厚的恩情。
18. 易酬:容易报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和蒋进士秋日”,描绘了作者在秋天里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晚雨霏微思杪秋,不堪才子尚羇游”,诗人通过描述秋天的细雨、微凉的夜晚,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同时,以“才子”自喻,表示自己虽有才华却无法实现抱负,仍旧在外漂泊,充满了无奈与惋惜。
颔联“尘随别骑东西急,波促年华日夜流”,这两句通过对“别骑”和“波促年华”的描写,表现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感慨。
颈联“凉月云开光自远,古松风在韵难休”,这句诗写景优美,意境深远。月亮从云中透出光芒,照在古老的松树上,风吹过松树发出优美的声音。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致远的感觉,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男儿但得功名立,纵是深恩亦易酬”,诗人认为男子汉应该建功立业,只有这样,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这显得有些功利,但却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们的共同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蒋进士秋日》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60年至904年之间,即唐僖宗中和四年至梁太祖开平二年之间。这个时期,唐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战乱频发,民生疾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咸用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抒发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希望借此引起朝廷的重视,改善社会现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愿望并未实现,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咸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他也通过诗中的“古道”、“青楼”等意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人们对恢复昔日繁华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