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七日冒暑报谒
炎热不可触,报谒当及时。
登车汗如洗,黾勉将何之。
城隅行诘屈,路转沿江湄。
仰看山列黛,俯瞰水沦漪。
心宽天地大,思远云雾披。
犹如尘土中,忽见元紫芝。
暑气眇何许,清凉今在兹。
客子且休辔,与汝同此嬉。
人生贵自适,奔走亦奚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酷热难耐时,拜会需尽早。
乘车汗如雨,奋力向前冲。
曲径通幽处,沿路到江边。
仰望青山绿,俯视水流涟。
心胸宽广天地宽,思绪悠远云雾开。
恍若尘土中,遇见珍稀宝。
炎炎夏日何处寻,清凉如今就在这。
客人请停马,与我共享乐。
人生在世求自在,奔波忙碌为何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报谒:拜见。
2. 黾勉:勉力,尽力。
3. 城隅:角落,城边。
4. 江湄:水边。
5. 黛:青色。
6. 沦漪:微波荡漾的水面。
7. 元紫芝:紫色的灵芝草。
8. 眇何许:不知在何处。
9. 休辔:让马停下来休息。
10. 自适:自己适应环境,自行满足。
11. 奚为:为什么。
去完善
赏析
《五月十七日冒暑报谒》是一首描述夏日炎炎中诗人仍坚持拜访的诗篇。全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面对困境的精神风貌。“炎热不可触,报谒当及时”两句交代了炎热的天气下仍然坚持去拜访的情境。接下来四句描绘了诗人冒着酷暑赶路的情景和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山水的壮美反衬出环境的艰苦。接下来的六句则是通过联想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心中的豁达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最后两句以劝慰的口吻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我实现比无谓的追求更为重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位执着于理想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月十七日冒暑报谒》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九成在公元1134年创作的。这一年,他因科举落榜而陷入人生低谷,但并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此时期,正是金国入侵南宋的关键时期,国家危亡,民不聊生,诗人们纷纷以诗文抒发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情怀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九成写下了这首诗,既表达了自己不怕困苦、求知的决心,又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