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阎灏重阳见赠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和阎灏重阳见赠二首 其二
登高宜不负良期,须信时光似隙晖。 碧穗引鑪香满坐,黄金遶席菊成围。 物华旋逐鸣飙减,客思空随去雁飞。 莫讶尊前偏醉倒,醉乡才到便忘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纯仁(1027年-1098年),字尧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范仲淹的儿子,与父亲同朝为官,有“父子双贤”的美誉。 范纯仁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登山之时,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相信岁月就像缝隙间透出的阳光一样短暂。翠绿的稻穗引导着炉火的味道弥漫整个座位,金黄色的菊花围绕着宴席形成了一个圈。自然的美丽会随着呼啸的风声而逐渐消退,客人的思绪也会随着远去的大雁飘散。不要惊讶为什么在酒席之前我偏偏会喝醉,因为在醉酒的世界里,我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忘记了要回家的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阎灏:人名,即诗的赠予者。 2. 和:表示对原诗内容的唱和、应和。 3. 登高:古代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即农历九月九日这天登高赏景。 4. 良期:指美好的时光或约定的日期。 5. 隙晖:指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的光斑,这里比喻时间的短暂。 6. 碧穗:绿色的稻穗,这里指稻谷的香气。 7. 引鑪:点燃炉火的意思。 8. 黄金遶席:形容菊花围绕在宴席周围,金黄色犹如黄金。 9. 物华:指自然界的景物变化。 10. 鸣飙:即秋声,指秋天树叶凋落的声音。 11. 客思:游子的思念之情。 12. 去雁:离去的雁群,这里比喻时间流逝。 13. 莫讶:不要惊讶。 14. 尊前:酒樽之前,指酒席上。 15. 醉乡:指醉酒后飘飘欲仙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范纯仁在重阳佳节登高赏菊时的愉悦心情。诗歌开篇即强调“登高宜不负良期”,突出了珍惜光阴、把握当下的重要性和美好。接下来,诗人在描述了重阳节的美景:炉香四溢、菊花环绕的宴会场景。同时,诗人也通过“物华旋逐鸣飙减,客思空随去雁飞”传达出时节更替,岁月流转的感慨。最后,诗人又以自己醉酒忘归的形象收尾,表达了他沉醉于这美好的时光,乐在其中。整首诗情感浓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阎灏重阳见赠二首 其二》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诗人范纯仁(970-1058年)的一首诗。此诗创作于北宋初期,正值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范纯仁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一位具有深厚政治智慧和丰富人生阅历的文人。在他担任要职期间,对朝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为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也使得他在官场上遭受了一些挫折。在《和阎灏重阳见赠二首 其二》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范纯仁对人生的哲思和对现实的关注。 这首诗歌描述了范纯仁重阳节与朋友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中,范纯仁以重阳登高为契机,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他以菊花象征自己的品格,表达了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守信念的决心。同时,他也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携手同行,共度风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