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子野见贺韵
汗青久别如山历,头白重分似斗城。
静著易林师子贡,共评诗品得钟嵘。
忽惊蒙水新衔宠,恍忆巴山旧印荣。
翠幕红灯莫相问,风流何似十年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流逝如山川般漫长,白头再相聚犹如经历战火般的岁月。我们安静地研究易学,犹如孔子教诲弟子;共同评论诗歌,仿佛和钟嵘一起品鉴佳作。突然间听闻那蒙水的光环又添新的赞誉,不禁让我想起曾经巴山的辉煌印记。我们不必询问彼此的红尘往事,那种风流情怀已经胜过十年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释义
1. 汗青:指史书,这里指过去的岁月。
2. 山历:指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3. 头白:头发变白,这里指年老。
4. 重分:再次分配,这里指再次担任官职。
5. 斗城:指古代成都的别名,因成都城中有七星桥,形状像北斗七星而得名。
6. 静著:安静地写作。
7. 易林:书名,指《周易》。
8. 师子贡:指孔子弟子子贡,他擅长言辞,这里表示作者善于表达。
9. 共评诗品得钟嵘:共同评价诗歌作品时得到钟嵘的认可。
10. 蒙水: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岷江支流,这里指四川地区。
11. 新衔宠:指获得新的荣誉或地位。
12. 巴山:指四川省境内的巴山山脉。
13. 旧印:指过去的事务或经历。
14. 翠幕红灯:指富丽堂皇的生活。
15. 莫相问:不要相互询问。
16. 风流何似十年情:此处指作者与刘子野之间的友情深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怀念之情和感慨时光的古诗词。首先,作者以“汗青久别如山历”比喻与刘子野的分别时间之久,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接着,通过“头白重分似斗城”来暗示自己年岁已高,感叹时光流逝。接下来,“静著易林师子贡,共评诗品得钟嵘”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及执着,愿在诗歌创作的领域中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接下来的两句“忽惊蒙水新衔宠,恍忆巴山旧印荣”则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声望和地位的回顾以及对过去的回忆。最后,“翠幕红灯莫相问,风流何似十年情”则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表达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希望友谊长存的愿望。整体来说,这首诗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和刘子野见贺韵》是南宋诗人项安世所作。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国的入侵、宋朝的南渡等。这些事件使得当时的文人墨客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反思。项安世作为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自然也无法摆脱这一历史背景的影响。
在个人生活方面,项安世的生平事迹虽然记载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他在《和刘子野见贺韵》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体现出南宋文人在面对家国危难时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