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望京楼

标题包含
望京楼
望京楼上望,望久思踟蹰。 境土连江徼,人家匝海隅。 隔山川隠映,近郭水萦纡。 雨过风腥槛,潮来岸浸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望京楼上远眺,望了很久思绪徘徊不定。 祖国的土地与江河相连,人们在沿海的角落里安居乐业。 山川在远处若隐若现,城郊的水流环绕蜿蜒。 雨过后,风吹过门槛,带来了腥味;潮水涌来,岸边的水草浸润在芦苇丛中。
去完善
释义
1. 京: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2. 江徼:指长江下游地区。 3. 匝:环绕。 4. 海隅:海边。 5. 隐映:隐蔽、遮蔽。 6. 郭:城墙。 7. 萦纡:曲折环绕。 8. 风腥:风雨带来的腥味。 9. 槛:栏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望京楼的所见所思。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楼上的远望之情以及长久的沉思之态。紧接着的四句则是对远处风景的细致描绘:广阔的疆土与江水相连,海边散布着居住人家;山川相互掩映,城郭附近的河水蜿蜒曲折。再往后,诗人具体描述了风吹过后带有腥味的门槛以及涨潮时海水浸没岸边芦苇的景象。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南方沿海地区的风光特色,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远方江山景色的深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京楼》是宋代诗人曾致尧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北宋时期(960-1127年)。 在这段时间里,曾致尧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尽管命运多舛,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这种精神境界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北宋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更多的知识分子有机会进入仕途。然而,随着社会的繁荣,也产生了许多腐化和堕落的现象。曾致尧对此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醒人们的良知。 在这首《望京楼》中,曾致尧以对京城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朝廷腐败的痛恨。他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着现实世界,用深情的笔触诉说着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又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