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王都曹

标题包含
送王都曹
古木亭边夜向晨,饯壶重叠拥双轮。 高文健笔科场手,白发青衫宦路人。 十月霜风还劈面,六街尘土会欺贫。 麻源碧涧神仙地,早晚归来伴隠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南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 李觏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老木亭旁的夜色渐渐褪向黎明,送别之酒洒满一对车轮。那是位擅长写文章的才子,满头白发的官员穿着青衫。十月的寒风迎面而来,尘土飞扬的街道或许在欺负穷人。碧绿的麻源山涧是神仙境地,他早晚归来相伴隐居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古木亭边夜向晨:古木亭,指古老的亭子;夜向晨,从夜晚走向早晨。 2. 饯壶重叠拥双轮:饯壶,送别时所用的酒壶;重叠,数量多;双轮,指两轮车。 3. 高文健笔科场手:高文,指文采飞扬的文章;健笔,指笔力雄健的书法;科场,科举考场。 4. 白发青衫宦路人:白发,指年老之人;青衫,古代学子所穿的青色衣服;宦路人,在官场中行走的人。 5. 十月霜风还劈面:十月,指农历十月份;霜风,指秋天的寒风;劈面,迎面扑来。 6. 六街尘土会欺贫:六街,泛指繁华的城市街道;尘土,喻指世俗的纷扰;欺贫,欺负贫穷的人。 7. 麻源碧涧神仙地:麻源,位于湖南省祁阳县的旅游景点;碧涧,清澈的溪水;神仙地,神仙居住的地方。 8. 早晚归来伴隠沦:早晚,时间不定;归来,回到家乡;隐沦,隐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都曹的送别之情。首联以“古木亭边夜向晨”开篇,营造了一种苍茫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时间临近。而“饯壶重叠拥双轮”则描绘了临别时丰盛的酒宴和别离的场景。接下来,诗人在颔联中通过赞美王都曹的才学和官职来表达对其才华的欣赏和离别的惋惜。颈联则通过描绘严酷的气候和纷扰的尘世来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最后,在尾联中,诗人祝愿友人在未来能够找到一方美好的仙境,过上隐逸的生活,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的敬仰和祝福,充满了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王都曹》是北宋诗人李觏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995年至1059年之间,即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较为稳定和繁荣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在诗人的生活中,这个时期他主要在家乡江南西路抚州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度过。据史书记载,李觏出身寒门,自幼勤奋好学,对儒家经典有深厚的造诣。然而,他的一生并未获得高官显爵,而是在民间传授学问,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反映民生疾苦为主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下,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开始兴起。同时,北方边境的战争频繁,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来维护国家安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官场,希望通过自身的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由于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许多人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李觏在《送王都曹》一诗中,通过对朋友的勉励和祝福,表达了对这种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