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溪堂
好溪无复怒涛麤,缭绿萦青秀色腴。
更著华堂临绝境,风流长与岘山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溪流不再有汹涌的波涛,取而代之的是茂密的绿色和环绕着的青翠景色,这肥沃的风光一直延续到幽美的华堂。这样的美景将与岘山一样永远流传下去,具有永恒的风流韵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好溪:河流名,位于浙江缙云县。
2. 怒涛麤:形容水流湍急。怒涛,激浪。麤,同“粗”,粗糙、不精致。
3. 绕绿萦青:描述山水环绕的美景。
4. 秀色腴:指风景优美。秀色,美好的景色;腴,丰富、充足。
5. 华堂:华丽的房屋或大厅,这里指代好溪堂。
6. 绝境:风景绝佳的地方。
7. 风流:风采、品格高尚。
8. 岘山:位于湖北襄阳,因著名书法家羊祜在此建有岘山亭而得名。
去完善
赏析
《好溪堂》这首诗描绘了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首句“好溪无复怒涛麤”中,“好溪”指的是美丽的溪流,而“怒涛麤”则暗示了昔日的汹涌波涛已经消失,呈现出一片宁静的景象。第二句“缭绿萦青秀色腴”中的“缭绿萦青”描述了周围环绕的绿色植被,展示了生机盎然的春色。这两句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画卷。
第三句“更著华堂临绝境”中的“华堂”意味着豪华的居所,“临绝境”则表示住所坐落在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这句诗表明,在这样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拥有一个舒适的居所是多么的惬意。
最后一句“风流长与岘山俱”中的“风流”表示美好的风度,而“岘山”则是古代文人墨客喜爱聚集之地。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能与古代的文人墨客一样,拥有高尚的品质和才华,与自然融为一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拥有美好风度的理想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好溪堂》是南宋诗人喻良能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65年前后。喻良能,字叔奇,浙江义乌人,他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均受到严重影响。
喻良能在青年时期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高中,这使得他在政治上没有取得显著成就。然而,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诗歌创作充满才情,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
在《好溪堂》这首诗中,喻良能以“山鸟与林花”为主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南宋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许多文人墨客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纷纷寻求心灵的慰藉。因此,他们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隐逸色彩,表现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