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梦横塘

标题包含
梦横塘
浪痕经雨,鬓影吹寒,晓来无限萧瑟。 野色分桥,翦不断、溪山风物。 船系朱藤,路迷烟寺,远鸥浮没。 听疏钟断鼓,似近远遥,惊心事、伤羁客。 新醅旋压鹅黄,拚清愁在眼,酒病萦骨。 绣阁娇慵,争解说、短封传忆。 念谁伴、涂妆绾结。 嚼蕊吹花弄秋色。 恨对南云,此时凄断,有何人知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一止(1078年-1160年),字行简,号苕溪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刘一止在北宋末年考中进士,历任地方官吏。宋徽宗宣和年间,他因直言敢谏被贬谪。靖康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风雨留下的痕迹,风儿吹动着头发显得有些寒冷,拂晓时分充满了寂寞与萧条。山间风景在过桥处分隔开来,剪不断、理还乱,这些美好的景物依然如此美丽。小船停泊在朱藤下,道路隐藏在烟雾弥漫的寺庙中,远处的鸥鸟漂浮在水面渐渐消失。听到远处稀疏的钟声和击鼓声,好像近又好像远,让人心惊。流浪的日子总是让人伤心。 新酿的美酒刚刚酿成,拼了命把忧愁抛到脑后,却仍被酒精困扰着身体。华丽的闺房中慵懒的女子们,在谈论着往日的美好回忆。想念那个陪伴着自己涂抹妆容的人。用嘴咬碎花瓣,吹起落花,感受秋天的气息。遗憾的是面对南方的天空,此刻的心情无比痛苦,又有谁能明白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梦横塘:词牌名,又名“梦江南”“望江南”。 2. 浪痕经雨:指波浪经过雨水冲洗的痕迹。 3. 野色分桥:指野外景色中的桥梁。 4. 翦不断:形容溪水、山峰等自然风光美丽而无法用言语描述。 5. 溪山风物:指溪流与山峦之间的美景。 6. 船系朱藤:将船系在红色的藤条上。 7. 路迷烟寺:因道路曲折,让人迷失方向,找不到烟雾弥漫的寺庙。 8. 远鸥浮没:指远处的水面上不时出现又消失的鸥鸟。 9. 疏钟断鼓:稀疏的钟声和断续的鼓声。 10. 伤心事:令人忧伤的事情。 11. 羁客:离家在外的人。 12. 新醅:刚刚酿好的酒。 13. 旋压鹅黄:马上过滤黄色的酒水。 14. 拚清愁在眼:指忍受着内心的忧伤。 15. 酒病萦骨:指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适。 16. 娇慵:慵懒、柔弱的样子。 17. 短封传忆: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 18. 涂妆绾结:指化妆打扮。 19. 嚼蕊吹花:欣赏花朵,品味花香。 20. 南云:南方的云彩。 21. 凄断:十分悲伤。
去完善
赏析
《梦横塘》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羁旅的寂寥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词中写景与抒情巧妙结合,笔触轻盈,情感真挚。首句“浪痕经雨,鬓影吹寒”便勾勒出风雨中的行人形象,透露出一种凄楚之感。接着“野色分桥,翦不断、溪山风物”则展现了广阔的山野风光,借助于风景表达诗人孤寂的内心世界。而后面的“船系朱藤,路迷烟寺,远鸥浮没”更是以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在旅途中迷茫、惆怅的心境。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新醅旋压鹅黄,拚清愁在眼,酒病萦骨”写出了诗人借酒消愁的心态,将内心的忧伤寄托于美酒之中。而“绣阁娇慵,争解说、短封传忆”则暗示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紧接着“念谁伴、涂妆绾结”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闺中的女子,似乎预示着远方的佳人也在思念着诗人。最后一句“恨对南云,此时凄断,有何人知得”表达了诗人渴望理解的心情,同时也使整首词的情感达到高潮。 总之,《梦横塘》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婉约的格调,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同时也将诗人的孤独、悲伤之情抒发到极致,使得全词充满了哀愁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梦横塘》是南宋词人刘一止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40年左右,即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刘一止遭遇了人生中的重大变故,他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这使得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用自己的词作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在刘一止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国侵略的严重威胁之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众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一止的词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因此,《梦横塘》一词不仅仅是刘一止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是他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