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山寺

标题包含
金山寺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云移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僧榻夜随蛟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点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广阔的天空似乎可以被我一口吞噬,茶壶里另有一片小天地。云彩飘动,塔影映在江口,潮声传送着远处的钟声。夜晚僧人的床铺好像随着龙宫涌动,秋天的佛灯隔着海市蜃楼显得有些昏暗。每年只有中泠泉的水是纯净的,不沾染一丝一毫的尘埃。
去完善
释义
1. 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市区西北部的一座寺庙,始建于东晋,为中国的佛教圣地之一。 2. 万顷天光:形容江水宽广无垠,一片光明的景象。 3. 俯可吞:意为俯瞰可以容纳于其中。 4. 壶中别有小乾坤:借用“壶中天地”的传说,指代金山寺周围山水的壮丽景色。 5. 云移塔影横江口:指云雾飘渺间,金山寺的宝塔倒映在江口的景象。 6. 潮送钟声过海门:描述了江潮涌动时,寺院的钟声传遍四方的情景。 7. 僧榻夜随蛟室涌:指夜晚随着潮水的涌动,仿佛金山寺的僧榻也在波动。 8. 佛灯秋隔蜃楼昏:描绘秋天海市蜃楼般的美景,与明亮的佛灯形成鲜明对比。 9. 中泠水:金山寺附近的泉水,因水质清纯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金山寺壮丽景色的诗篇。首先诗人以“万顷天光”开篇,形象地展示了金山寺所处环境的广阔无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神往之情。接着,诗人通过想象将金山寺比作一个神奇的壶中世界,展现出了寺院的宏伟和神秘。接下来的四句诗则依次描述了云移塔影、潮送钟声、僧榻夜涌和佛灯秋昏四个场景,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禅意的画卷,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诗人借中泠水这一意象,传达了此地清净无尘的意境,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和高超技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山寺》是元朝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描绘金山寺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元朝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元朝统治时期,陈孚作为南宋遗民,对国家兴亡有着深深的感慨。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在元朝初年,由于蒙古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然而,元朝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在这段时间里,陈孚的生活经历曲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金山寺》这首诗反映了陈孚在这时期的思考和感悟。他在诗中通过对金山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孚的个人情怀,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