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
西南水会大江出,万里奔激瞿塘开。
神宫龙府云雾暗,涡转峡盘天地回。
岷山发源四渎长,庐峰白浪九道来。
刳舟济涉万世頼,积金覆舟吁可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西南大水的汇入下,长江奔腾而出,激荡着瞿塘关。
神宫和龙府被云雾笼罩,漩涡流转,峡谷环绕,如天地轮回。
岷山是四条河流的发源地,庐山则有九条道路通往白浪。
勇敢的船夫驾驭着小船横渡万水,而堆积的金子却可能翻沉,令人叹息。
去完善
释义
1. "大江":指长江。
2. "西南水会大江出":西南地区的水汇聚形成长江。
3. "万里奔激瞿塘开":水流经过万里征程的冲击激荡,穿过瞿塘峡。
4. "神宫龙府云雾暗":神仙居住的地方被云雾笼罩,显得神秘莫测。
5. "涡转峡盘天地回":水流经过峡谷回旋,仿佛天地都在旋转。
6. "岷山发源四渎长":岷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之一,流向四大水域。
7. "庐峰白浪九道来":庐山的瀑布激起白色的浪花,沿九江汇入长江。
8. "刳舟济涉万世頼":意指以舟楫渡河,是世世代代依赖的方法。
9. "积金覆舟吁可哀":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起祸端,令人感叹。
去完善
赏析
《大江》这首诗描绘了长江的壮观景象和深邃的历史内涵。首先,诗人在开篇便指出“西南水会大江出”,暗示了长江的源头位于西南方向。随后,诗人通过“万里奔激瞿塘开”描绘了长江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景象。接下来的两句中,“神宫龙府云雾暗”与“涡转峡盘天地回”则形象地展示了长江沿途的神韵与魅力,表达了江水在峡谷中的激荡回流以及云雾弥漫的景象。
接下来,“岷山发源四渎长”表明了长江源于岷山的特征,强调了其历史悠远。而“庐峰白浪九道来”则描述了庐山一带江水的激流涌动,显示出长江波澜壮阔的气象。最后,诗人提出了“刳舟济涉万世頼”的观点,即借用远古刳木为舟的方法来渡江,体现了长江之水从古至今始终是人们生活的依赖。然而,紧接着的“积金覆舟吁可哀”则是提醒我们要警惕财富积聚可能带来的危害,类似于“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哲理,警示我们勿让金钱蒙蔽了心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江》是宋朝诗人李复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59年,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下侵扰之际。此时,李复在江西一带担任地方官员,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国家局势的动荡。这段时期,国家内外交困,李复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深感责任重大。
在此背景下,李复写下了这首描绘江河壮观景象的诗歌。他用长江之水来形容国家命运的起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抗敌寇、保卫家园的决心。在这首诗中,李复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