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十五首 其八
长年追逐走埃尘,嬴得闲名累此身。
争似别峰峰顶上,一庵高卧与云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常年都在奔波忙碌中度过,赢得了一些虚名却让我身心疲惫。
想想那些在其他山峰上的人们,他们在高高的山巅处有一间小房子,每日与白云为伴,静享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长年追逐走埃尘":"常年"意为一年四季,"追逐"表示追求名利,"走埃尘"是说奔波于尘世之中。整句话意思是作者描述了自己常年在尘世中追逐名利的生活状态。
2. "嬴得闲名累此身":"嬴得"意为得到,"闲名"指的是虚名,"累此身"表示让自身受累。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虽然得到了一些虚名,但却使自身承担了很大的负担。
3. "争似别峰峰顶上":"争似"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如"或"哪里比得上","别峰"是指其他山峰,"峰顶"是山顶的意思。这一句表达了作者觉得与其在尘世中追逐名利,还不如隐居在山巅之上。
4. "一庵高卧与云邻":"一庵"指的是一个简陋的住所,"高卧"表示安睡,"与云邻"是说与云雾为伴。整句话描绘了作者设想中的隐居生活,即在高山之巅,与云雾为邻,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首句“长年追逐走埃尘”是诗人对生活压力的生动写照,人们每天奔波劳碌,却始终无法摆脱俗世的纷扰。第二句“嬴得闲名累此身”则表达了世人为了名利而疲惫不堪、无法自拔的现状。诗人在此质问,难道这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吗?
接下来的两句“争似别峰峰顶上,一庵高卧与云邻”诗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放弃无谓的追求,选择超脱世俗的隐居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在远离喧嚣的山巅,与白云为伴,过上恬静的生活。这两句既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对所有生活在世俗困扰中的人的忠告。诗人借这首诗歌告诉人们,要敢于跳出纷扰的尘世,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三十五首 其八》是宋代诗人释祖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即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政权逐渐稳定,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佛教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深入的研究。释祖珍作为一位禅僧,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禅宗的修行理念和人生哲学。
在释祖珍的人生际遇方面,他在青年时期就出家为僧,专心研习佛法。他游历四方,广结善缘,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名僧高士都有交往。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生活态度的探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仰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