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腊

标题包含
送腊
谓向年前稍自宽,恼人时序故多端。 几回水落还添浦,百样天晴却转寒。 未有梅开供探讨,若无酒遣太衰残。 明朝便是春来处,暖律丁宁著眼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县(今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程颐的外孙。 曹彦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的心情稍微轻松了一些,但令人烦恼的季节总是有很多变数。 几次河水退去,河岸又重新蓄水;尽管天气晴朗,但温度还是会下降。没有梅花开放来供我们欣赏,如果没有美酒的话,生活就会显得太过乏味和凄凉。明天春天就要来临了,让我们仔细聆听那温暖的节奏,期待美好时光的到来。
去完善
释义
1. 送腊:指腊月结束,意味着春天的来临。腊,农历十二月。 2. 谓向年前稍自宽:这句诗的意思是,作者在年终时节稍微感到轻松自在。谓,说;向年,年终;稍,稍微;自宽,自我宽慰。 3. 恼人时序故多端:这句诗描述了四季变化无常,令人烦恼。恼人,令人烦恼;时序,四季的变化顺序;故,因此;多端,多种多样。 4. 几回水落还添浦:这句诗表示虽然河水水位下降,但水位仍然较高。几回,几次;水落,河水水位下降;还,仍然;添浦,增加水面宽度。 5. 百样天晴却转寒:这句诗意味着即使天空放晴,气温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降低。百样,很多种情况;天晴,天空放晴;却,但是;转寒,气温降低。 6. 未有梅开供探讨:这句诗表示梅花还没有开放,无法欣赏。未,没有;有,动词,拥有;供,提供;探讨,欣赏。 7. 若无酒遣太衰残:这句诗表示如果没有美酒来缓解烦恼,生活会变得更加颓废。若,如果;无,没有;酒,美酒;遣,排解;太,副词,非常;衰残,颓废的生活状态。 8. 明朝便是春来处:这句诗意味着明天就是春天开始的地方。明朝,明天;便,就;是,动词,是;春来处,春天开始的地方。 9. 暖律丁宁著眼看:这句诗表示温暖的气候将会逐渐来临,需要仔细地观察。暖律,温暖的气候;丁宁,告诫;著,动词,使;眼看,仔细观察。
去完善
赏析
《送腊》是南宋诗人曹彦约的一首描绘冬天景象的诗。诗中通过对季节变换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感受以及对春天的期盼。 首先,诗人提到“谓向年前稍自宽”,表明了在岁末之时,人们往往稍微放松自己,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冬天的种种烦恼:“恼人时序故多端”,暗示了时令更替带来的不适。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冬季气候的多变:“几回水落还添浦,百样天晴却转寒。”这两句意味着虽然有时天气晴朗,水面上涨,但很快又会出现寒冷的天气。这种变化无常的气候使人们对冬日的感观变得复杂而微妙。 “未有梅开供探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开放的期待,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代表了坚韧和美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想要欣赏梅花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若无酒遣太衰残”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冬日里借酒消愁的心情。饮酒是一种排解烦忧的方式,诗人通过这一句,展示了他在面对冬日困扰时的无奈与失落。 最后,诗人以“明朝便是春来处,暖律丁宁著眼看”收尾,传达出他对春天到来的期许和热切关注。诗人认为,只要耐心等候,明天就会迎来春天的气息,温暖的阳光将会驱散寒冷的阴霾。 综上所述,《送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冬季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春天的热烈期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极富生活气息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腊》是南宋诗人曹彦约所作的脍炙人口之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15年(开禧元年),正值宋金战争爆发时期,诗人在这一时期深感到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不幸。 曹彦约是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以才学著称,历任地方官吏和中央要职,为政清廉,敢于直言进谏。他生活在南宋中期,其时外患严重,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他并没有因个人境遇而消极,反而更加关注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 在创作《送腊》之时,正是南宋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一年,蒙古大军南下攻金,直逼金国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却还在犹豫不决,没有果断采取防御措施。曹彦约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看到这种情景深感忧虑,于是挥笔写下这首《送腊》诗,以表达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