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郡斋分韵送魏六兄好文游鄂渚得阳字
倦客寻闲误入忙,飘然上水击浔阳。
铃斋有伴期三友,玉德何人似六郎。
千里江山时聚散,满城风月夜凄凉。
西风隠作中秋会,莫恋南楼醉武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游客在闲暇之余意外地闯入忙碌之地,轻松地乘船来到了浔阳。幽静的住所里,期待着与三位好友相聚,又想起哪位君子像这位谦谦公子呢?山水美景在千里之外,时而团聚时而别离;满城的月景夜晚更显寂寥。西风吹起了秋天的感觉,预谋着一场中秋的聚会,请不要留恋南楼的风景而沉醉于武昌。
去完善
释义
1. 九江郡斋:指江西省九江市的郡衙。
2. 分韵:古代文人诗酒聚会,选定一个题目,分别赋诗,依韵做成诗篇的一种雅事。
3. 魏六兄:指的是魏某,排行第六,故称“六兄”。
4. 好文游鄂渚:在鄂州游览。鄂渚,湖北武汉市的黄鹄山一带,是古时的游览胜地。
5. 得阳字:依韵阳字成诗。
6. 倦客:诗人自称,表达厌倦尘世生活的意思。
7. 闲误入忙:本想找悠闲的生活,却误入了忙碌的地方。
8. 飘然上水击浔阳:诗人在九江乘船离开,沿长江上游前行,攻击浔阳。
9. 铃斋:学者书斋,指安静的读书环境。
10. 三友:三种朋友,可能指诗、书、画三种艺术。
11. 玉德:形容魏六兄的品质像玉一样纯洁美好。
12. 何人似六郎:意为没有人能和魏六兄相比。六郎,以郎比魏六兄。
13. 千里江山:泛指美好的河山景色。
14. 聚散:描述诗人的旅行生活状态。
15. 满城风月夜凄凉:指诗人在夜晚孤独的心境。
16. 西风:秋天的风,这里代指秋天。
17. 中秋会:中秋节的聚会。
18. 莫恋南楼醉武昌:不要过于留恋在武昌的酒席之上。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作者曹彦约以对仗和典故等技巧,描绘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并表达了勉励其人的意境。首先“倦客寻闲误入忙”表明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心境。接着用“飘然上水击浔阳”描述了自己在江湖之上来回漂泊的生活,既有放浪形骸的一面,又暗示离别之情。接下来,“铃斋有伴期三友,玉德何人似六郎”表达了对同道的珍视和对友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别离的不舍。 “千里江山时聚散,满城风月夜凄凉”则是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充满了诗人的哀愁之情。最后“西风隠作中秋会,莫恋南楼醉武昌”既表示了对友人的劝勉,也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江郡斋分韵送魏六兄好文游鄂渚得阳字》是南宋诗人曹彦约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曹彦约,字简甫,号昌谷,河南(今属河北)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知名文人,曾任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地方官,政绩显著。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段内,曹彦约正担任江西路安抚使兼知九江郡的职务。当时南宋政权正处于金兵侵扰的紧张局势下,边疆不稳,民生疾苦。在这种背景下,曹彦约一方面关注民生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百姓生活;另一方面也关心国家安危,呼吁朝廷加强军事防御。
在这首诗中,曹彦约以“分韵”的形式,表达了对好友魏六兄即将离开九江前往鄂渚的惋惜之情。诗句描绘了两人临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既体现了曹彦约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乱现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