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雪然飞下立苍苔,应伴江鸥拒我来。
见欲扁舟摇荡去,倩君先作水云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落在苍翠的青苔上,仿佛是伴随着江鸥在拒绝我的到来。我看见了一片小舟在江面上摇曳生姿,希望它能载着我离开这里,那么请我的朋友帮我做个引见吧。
去完善
释义
1. 雪然:洁白的样子,这里指白鹭的羽毛。
2. 苍苔:一种生长在阴湿地上的绿色植物,这里指江边潮湿的环境。
3. 江鸥:江边的鸥鸟,这里与白鹭并列,形容江边的两种水鸟。
4. 拒我:拒绝我的接近,这里指白鹭见到人来时立刻飞走。
5. 扁舟:小船,这里指作者想乘坐的小船。
6. 倩:请的意思。
7. 水云媒:水和云的媒介,这里比喻江河湖泊,也暗示诗人在船上欣赏江景。
去完善
赏析
《白鹭》这首诗通过对白鹭自由飞翔、独立江边的描绘,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渴望宁静生活的理想。“雪然飞下立苍苔”一句以雪喻白鹭之白,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鹭悠然降落于苍苔上的情景;“应伴江鸥拒我来”则暗示了诗人期望与白鹭为伴,共同抗拒外界的纷扰。接下来的两句“见欲扁舟摇荡去,倩君先作水云媒”则是诗人表达向往自由、融入自然的愿望,希望借由白鹭和水云作为媒介,达到心灵的解脱与宁静。整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将白鹭的自然形态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巧妙结合,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畔生态画卷,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鹭》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的中晚唐时期,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学创作也达到了高峰。诗人通过描绘白鹭的美丽形象和宁静生活,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陆龟蒙生活在唐朝末年,他博学多才,文采斐然,但一生并未取得功名。他在官场上的失意,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疾苦。在这一时期,陆龟蒙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篇,以表达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在《白鹭》这首诗中,陆龟蒙通过对白鹭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白鹭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它们在青山绿水之间自由飞翔,与世无争,无忧无虑。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陆龟蒙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