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富阳城东 其二
一春何许最佳处,柳色初匀思杀人。
风揉雨练不可触,明绿映空颜色新。
旧雨来时花未齐,今雨一过花团枝。
明朝试踏城西路,已复可怜枝上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哪里最美?柳树刚刚抽出嫩芽的时候最令人陶醉。春风春雨滋润着万物,绿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新鲜。过去的一场春雨还没有让花朵完全盛开,而今天的春雨过后,花儿争相怒放,仿佛花团锦簇。明天我打算去城西路走一走,看看那些已经开放的柳枝,真是惹人怜爱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二月二日:农历二月初二。在古代,这一天被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2. 富阳: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3. 风揉雨练:形容春风春雨的温柔与滋润。
4. 明绿映空:明亮的绿色映衬在天空之下。
5. 旧雨:比喻老友、故人。这里指去年此时的朋友。
6. 花未齐:花朵尚未完全盛开。
7. 今雨:现在的雨水,此处可以理解为今年的春天。
8. 一过:一次走过。
9. 花团枝:花朵簇拥在枝头。
10. 试踏:尝试去走。
11. 城西路:富阳城的西路。
12. 可怜:令人怜爱。
13. 枝上稀:枝头上的花儿逐渐稀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江南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点出春天最美好的时刻,通过“思杀人”一词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画面:柳树的新芽刚刚展露,绿绿葱葱,充满生机。颔联通过描绘春风吹拂、春雨滋润下的柳色,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美丽。颈联则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雨水和花朵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尾联则表达出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色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担忧——明天的风景是否依然如此?这样的一笔既揭示了生命的短暂无常,也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不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二月二日富阳城东 其二》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程俱创作于公元1045年。在这一年里,程俱因为家庭原因和个人的理想追求,离开了家乡浙江金华,来到了距离他家乡不远的富阳。在这里,他开始观察周边的生活和人文风情,以诗人的敏锐感知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并付诸笔墨。
在北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知识分子开始大量涌现,他们怀揣着各种理想抱负,希望通过科考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士子在科考路上屡屡碰壁,生活困顿。程俱也不例外,尽管他有满腹经纶,但在科考道路上却是屡试不第。这一时期的程俱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一方面对人生感到困惑,另一方面又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心境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首《二月二日富阳城东 其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描绘了富阳城东的田园风光,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使这首诗成为了北宋文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