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建宁南乡桥

标题包含
题建宁南乡桥
玉龙倒影卧寒潭,人在云霄天地宽。 借问是谁题此柱,茂陵词客到长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玉龙的倒影静静地躺在寒冷的潭水中,人们仿佛在云层之上,感受到天地的辽阔。请问是谁在这石柱上写下了这番话?原来是茂陵的一位诗人来到了繁华的长安城。
去完善
释义
1. 建宁:福建古县名,现属于福建省泉州市。 2. 南乡桥:位于建宁县的南乡,是一座古桥。 3. 玉龙:这里指代的是大桥,因为古人常用龙来比喻大桥。 4. 倒影:此处是指太阳或者月亮的倒影。 5. 寒潭:寒冷的潭水,这里可能指的是桥下的河水。 6. 云霄:天空的高处,这里用来形容桥的高度。 7. 天地宽:形容站在桥上视野开阔的感觉。 8. 借问:请问,表示询问的意思。 9. 题此柱:在石柱上刻字留念。 10. 茂陵:西汉司马相如的墓地在茂陵,他被誉为“赋圣”,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 11. 词客:指文人墨客。 12.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用来泛指繁华的城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在寒冷的潭水中倒映出龙的身影,人在云端之上,感受到天地的广阔无垠。诗人巧妙地运用“玉龙倒影”的意象,将建宁南乡桥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而“借问是谁题此柱”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由衷的赞美之情,他想知道究竟是谁在柱子上留下了这样美妙的诗句。最后,诗人以“茂陵词客到长安”作为结尾,表达出诗人的自信和抱负,仿佛他已经站在了长安的最高处,俯瞰着整个天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嘉靖年间,袁枢的诗歌《题建宁南乡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南乡的眷恋之情和离愁别绪。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述南乡桥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明朝著名文人,袁枢才华横溢,然而人生坎坷。他曾因直言不讳,遭权臣排挤,官职被贬。在这期间,他游历各地,饱尝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然而,这些遭遇并未使他意志消沉,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 在嘉靖年间,明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外部,倭寇肆虐沿海,北方边境也时常受到蒙古部落的侵扰;内部,宦官权势熏天,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袁枢以笔为刀,痛陈时弊,呼吁改革,展现了诗人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