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踏歌词四首 三

标题包含
踏歌词四首 三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朝彭城人,是唐代中期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刘禹锡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月亮落下,乌鸦开始啼叫,人群如云消雨散般渐渐离去;游玩的孩子们在田间小路上捡拾掉落的花钿。
去完善
释义
月落乌啼:月亮落下,乌鸦啼叫,暗示夜已深。云雨散:比喻人群逐渐散去。花钿: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常为金属或宝石制成的小花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生动的民间歌舞场景。开篇两句“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展示了歌曲的流行与舞蹈的优美,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旋律,看到舞者们轻盈的身姿。后两句“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则将时间推向夜晚,随着月落乌啼,热闹的人群散去,而孩子们在田野里寻找遗落的装饰品,增添了一抹童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表现了民间文化的活力,又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场景的深情厚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刘禹锡正处于对民间文化与风俗有着浓厚兴趣的阶段。他深入观察生活,从民间汲取创作灵感。此诗便是他在感受民间踏歌等民俗活动时所作。当时的社会,民间艺术蓬勃发展,人们在各种节日或聚会中欢歌起舞,而刘禹锡将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融入笔端,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这样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踏歌画面,展现出他对民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这种自由欢快情感的捕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