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扳子矶

标题包含
扳子矶
石上红花低照水,山头翠筿细含烟。 天生一本徐熙画,祇欠鹧鸪相对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舜民,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洲渔父。北宋文学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等大家都有交往。 他生于宋仁宗时期,具体生年不详。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家境富裕。张舜民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泛结交名士,学识渊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石头上的红色花朵低垂映照着水面,山头上绿色的竹条细长弥漫着雾气。大自然的美丽如同一幅徐熙的画作,只差几只鹧鸪在竹丛中相对而眠。
去完善
释义
1. 扳子矶:景点名,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信江河畔。 2. 石上红花:指扳子矶上的红花。 3. 低照水:形容花的位置较低,映照着水面。 4. 山头翠筿:指扳子矶山头的翠绿竹林。 5. 细含烟:形容竹子细长的样子,仿佛含着烟雾。 6. 天生一本:形容扳子矶的美景如同天生长出的画卷。 7. 徐熙画:徐熙是五代时期著名画家,以山水画著称。这里用来比喻扳子矶的美丽景色。 8. 祇欠:只缺少。 9. 鹧鸪:一种鸟类,此处用作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扳子矶美景如画的意境。 10. 对眠:相对而眠,表示和谐共处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扳子矶的美景呈现在读者眼前。首先,“石上红花低照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石头上的红花倒映在水中的美丽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接下来,“山头翠筿细含烟”则描述了山头上绿意盎然的景象,细微之处的烟雾缭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然后,诗人用“天生一本徐熙画”来形容眼前的美景,意思是说这就像是天然的一幅徐熙的画作。这里提到的徐熙是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以细腻、生动的描绘著称。最后,诗人提到“祇欠鹧鸪相对眠”,似乎觉得这幅画面中缺少了一些什么,那就是一对鹧鸪在山林中安详地入眠。这样一来,整幅画面就更加完整和谐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扳子矶》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张舜民创作的一首描绘长江边扳子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的北宋时期,这一阶段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期,经济文化繁荣,政治相对稳定。 张舜民出生于书香门第,曾出任吏部尚书、翰林院承旨等职务,但后期因为直言敢谏而触怒了皇帝,被贬谪至边远地区。在这段人生旅途中,张舜民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目睹了民间疾苦,并在沿途写下了大量富有哲理和现实主义色彩的诗歌。 在这首《扳子矶》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长江边扳子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诗中提到“白云掩映”、“绝壁倒立”等词汇,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当时国家疆土稳固、人民生活安宁的期望。总的来说,这首《扳子矶》充分体现了张舜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