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杨仲齐韵 其三

标题包含
次杨仲齐韵 其三
书巢何所有,香缕散纷纭。明月将梅到,虚楼看夜分。僧归惊卧犬,锡落破层云。语及外间事,令人不敢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书房里有什么呢?散发着芬芳的丝缕交织在一起。明亮的月光伴随着梅花飘香而至,在这空寂的楼阁中,共赏这美丽的夜色。远处传来了僧侣返回寺院的声音,惊醒了我那沉睡的小狗;房檐上的风铃轻轻摇曳,打破了天空中的层层云彩。谈起世间琐事,让人感到不胜其烦,不想再听。
去完善
释义
1. 书巢:指书房或藏书处。 2. 香缕:即香火。缕,丝线。 3. 纷纭:杂乱;多而混乱。 4. 明月将梅到:指明亮的月光下,梅花盛开。将,带引。 5. 虚楼:高楼,空中的楼阁。 6. 夜分:夜晚的时间。 7. 僧归惊卧犬:意为僧人归来时,狗儿因为突然听到声响而被惊醒。 8. 锡落:金属制的一种符咒,由得道高僧传授给信徒,寓意避邪驱灾。 9. 破层云:破开层层云雾。 10. 外间事:这里指社会上的事情或新闻。
去完善
赏析
《次杨仲齐韵 其三》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交谈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在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书巢何所有,香缕散纷纭”,描述了诗人所在的场景,书巢中的书香四溢,给人以宁静之感。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明月将梅到,虚楼看夜分”,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赏明月、共度良宵的情景。月光下的梅花显得格外美丽,而虚楼的设置则让这一画面更加空灵。这里,诗人通过明月和梅花的意象,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颈联“僧归惊卧犬,锡落破层云”,写的是诗人与友人谈论佛法的情景。僧人的归来惊醒了沉睡的狗,而僧人手中的锡杖敲破了层层云朵。这里,诗人通过对僧人和狗的描绘,表达了他们谈论佛法时的专注和投入。 尾联“语及外间事,令人不敢闻”,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当他们谈到外界的纷争时,不禁让人感叹世事的无常。这里,诗人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杨仲齐韵 其三》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是诗人金涓在与友人杨仲齐交流唱和之时留下的作品。在这段时间里,金涓正面临着战乱与动荡的社会环境。 当时明朝已经步入衰落时期,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又有满清势力的侵略。在这样的背景下,金涓作为一名文人,无法像武将那样驰骋沙场,于是他选择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这首诗便是他在与杨仲齐的相互激发之下,创作出的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