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张氏园亭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题张氏园亭二首 其二
岸荠随渔屦,林桃映舞衫。 定非铜雀榭,似是雨花岩。 僮有家千指,书多日百函。 斯人太高语,吾意秖尘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边的水芹菜伴随着渔夫的脚步,树林中的桃花映衬着舞者的衣裳。 这一定不是那座著名的铜雀台,而更像是传说中的雨花岩。 那里有千百个家人和弟子,每日需要处理的书籍多不胜数。 这个人的生活太高雅了,相比之下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去完善
释义
【岸荠】江边的水草。【随渔屦】随着渔民的脚步而生。【林桃】山林间的桃花。【映舞衫】映衬着舞者的衣裳。【铜雀榭】古代建筑的名称,用以形容宏伟的建筑。【雨花岩】地名,寓意美丽的景色。【家千指】家中人口众多。【日百函】每日都会收到许多信札。【太高语】过高的言论。【秖尘凡】仅仅只是世间的凡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氏园亭的美景以及诗人的感慨。首联以“岸荠”和“林桃”形象地描绘出园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颔联则以“铜雀榭”和“雨花岩”作比,表达了诗人对园亭之美的赞叹;颈联则描绘了张氏家的富饶与文化的繁荣,尾联则表达出诗人对于这样的美景和高雅之士的敬仰,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谦虚态度。整首诗画面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张氏园亭二首 其二》是宋代文学家刘跂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公元1118年左右,正值宋徽宗统治时期。 当时,刘跂正处于中年阶段,经历了几次科举失败后,他对功名心灰意冷,转而投入到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中去。他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书院担任讲席,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然而,身处繁华的京城,他却独善其身,保持清高独立的风骨。 与此同时,北宋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民不聊生。尽管刘跂未直接参与政治斗争,但他的诗歌作品也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在《题张氏园亭二首 其二》中,他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园林风光,并寓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