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寄茶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剑外九华山的花朵,
送来了来自京城的信息。
花开的时候月色微明,
花瓣在泉水中破碎,发出声响。
半夜邀请僧人来访,
对着竹林独自吟诵诗句,燃火煮茶。
绿色的茶汤犹如流淌的霞光,
茶香飘散,如乳白色的花朵般轻盈。
喝完这杯茶汤,心中杂念尽除,
连续几天的诗情更加清澈。
剩下的茶叶不愿浪费,
陪伴我在读书的路上继续前行。
去完善
释义
剑外:这里指蜀地。
九华英:茶的别称。
缄题:写信封,这里是指茶叶包裹上的寄件人信息。
玉京:天上的神仙居所,此处借指京城。
微月:月色微弱。
碾处:研磨茶叶的地方。
乱泉声:形容研磨茶叶的声音如同水流一样连绵不断。
孤吟:独自低声吟咏。
对竹烹:面对竹子煮茶。
碧流霞脚碎:碧绿色的液体流动,如同碎落的晚霞。
香泛乳花轻:茶香飘散,如同轻柔的乳白色花朵。
六腑睡神去:指喝茶之后精神变得清醒。
数朝诗思清:接连几天灵感迸发,诗意盎然。
其余不敢费:将剩余的茶叶珍藏起来,不舍得浪费。
留伴读书行:留下茶叶陪伴自己读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写的一首咏物诗,主题为故人寄来的茶叶。首联“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通过描写茶叶产地和寄件人传达出故人的深情厚谊。颔联“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描绘了沏茶的过程,展现出茶叶的质地和高雅气质。颈联“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则表达了作者独享茗茶的境界,并借品茗增进了与僧侣的情感交流。
尾联“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强调饮茶带来的清心寡欲,使诗人在宁静的心境中焕发出艺术创作的灵感,充分显示出作者对茶叶的喜爱以及诗词鉴赏的独到之处。整首诗从多个角度赞美茶叶之美,表现出了丰富的哲理内涵和人文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故人寄茶》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在李德裕担任宰相期间,他曾大力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整顿朝纲,加强中央集权,为国家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由于宦官势力的干扰和皇帝的支持力度不足,他的许多政策并未得到彻底实施。这种矛盾心理使他在政治上倍感压力,却又无法改变现状。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经济逐渐恢复,茶文化也日益繁荣。茶叶作为生活必需品,不仅民间广泛种植,宫廷贵族也对茶叶情有独钟。因此,茶文化成为了当时文人墨客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而李德裕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对茶道自然也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德裕创作了这首《故人寄茶》。通过对故人所寄之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述茶的品质和烹煮过程,展示了他对茶道的精深造诣。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具有浓厚的文学韵味,充分展现了李德裕卓越的诗才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