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红蔷薇歌

标题包含
红蔷薇歌
红霞烂泼猩猩血,阿母瑶池晒仙缬。 晚日春风夺眼明,蜀机锦彩浑疑黦。 公子亭台香触人,百花懡㦬无精神。 苎罗西子见应妬,风光占断年年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霞如猩猩血般热烈,阿母在瑶池晒仙缬。 傍晚的春风使人眼花缭乱,仿佛蜀锦上的花纹都模糊不清。 公子在亭台里散发香气,使得百花黯然失色。 即使是苎罗的西施看到此情此景也会嫉妒,这样的风光每年都是新鲜的。
去完善
释义
1. 烂泼:色彩鲜明而浓郁。 2. 阿母瑶池:阿母,此处指女性;瑶池,神话中西方昆仑山上的神仙居所。 3. 仙缬:指仙女们晾晒的丝织品。 4. 夺眼明:明亮到令人目不暇接。 5. 蜀机锦彩:四川产的精美丝绸。 6. 浑疑:完全疑似。 7. 黦:因日晒变色的痕迹。 8. 公子亭台:富贵人家的小亭阁。 9. 香触人:香气扑鼻。 10. 百花懡㦬:花朵无精打采的样子。 11.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期的越国美女,后来被选为吴王的妃子。 12. 占断:独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红蔷薇歌》描绘了红蔷薇花的独特之美。诗人以“红霞烂泼猩猩血”起笔,形象地描绘出红蔷薇花的绚烂色彩,犹如猩红色的血液在阳光下流动。紧接着,诗人通过“阿母瑶池晒仙缬”的想象,将红蔷薇花与神话传说中的瑶池仙境联系起来,赋予其神秘的色彩。 “晚日春风夺眼明,蜀机锦彩浑疑黦”则进一步强调了红蔷薇花在阳光和春风中的鲜艳夺目,仿佛是蜀锦上的精美图案,让人目不暇接。而“公子亭台香触人,百花懡㦬无精神”则通过对其他花卉的对比,突出了红蔷薇花的馥郁芬芳和勃勃生机。 最后,诗人通过“苎罗西子见应妬,风光占断年年新”的设想,表达了红蔷薇花恒久不变的美丽,即使是古代的苎罗西施见到,也会为之嫉妒。整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抒情,成功地展现了红蔷薇花的美丽和高贵气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蔷薇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王毂所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世纪左右,正值唐朝盛世,社会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 在王毂所处的时期,唐代的诗歌创作非常活跃,各种题材和风格的诗歌层出不穷。而王毂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有着深厚的热爱,他在游历山水、欣赏花卉的过程中,被红蔷薇的美丽所吸引,从而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王毂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相对安定,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而是关注到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与此同时,唐朝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对王毂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文人雅士通过写诗来展示自己的才学,以求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因此,王毂在创作《红蔷薇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