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汤瓶,在唐代称为注子,习惯上又叫执壶,原本是中唐时出现的酒器。随着注子的普及,其适用范围逐步扩大,既可用来倒酒,又可用来储水,也能用作以汤沃茶的茶器。用途决定器皿的造型,作为生活器皿的注子,在唐代体形浑圆,把柄宽扁,流短嘴粗,粗大稳重。到了宋代,当注子升级为专用茶器之后,为便于控制出水水流的角度和力度,注子便一改唐时的模样,变得越发修长,婀娜巧美。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