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下载APP
名人
小说摘抄
散文美句
书籍名句
书籍
古诗词
电影台词
动漫台词
连续剧台词
台词
AI
登录
扫码关注句子控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者
大家都在搜“七月”
大家都在搜“巨蟹座”
大家都在搜“作文”
大家都在搜“建党节”
大家都在搜“摆烂”
大家都在搜“情感”
大家都在搜“古风”
大家都在搜“爱”
大家都在搜“土味情话”
大家都在搜“伤感”
大家都在搜“网易云”
大家都在搜“青春”
大家都在搜“励志”
大家都在搜“情话”
大家都在搜“道歉”
大家都在搜“早安”
大家都在搜“悲伤”
大家都在搜“生命”
大家都在搜“台词”
大家都在搜“优美”
邓野
共收录10条的句子
相关作品: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简介:邓野 重庆市人,1953年5月20日生。198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1986年来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评聘为副研究员,2003年评聘为研究员。著有《中华民国史》《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民国政治的逻辑 》等作品。
01.
南北和会不欢而散,这是当时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随后,南北各界人士纷纷发表宣言、通电、评论,或者敦促重开和会,或者指斥对方破坏和谈。与此同时,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问题摆在各方面前:和谈破裂之后,南北是否战端重开。在此情况下,地处南北交界前线,驻防湘南衡阳的吴佩孚,又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02.
南北和会既然因国会问题而破裂,那么,处于对抗中心的南北两个国会,绝对是互不示弱,恶语相向。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03.
北京学潮的发生,无疑给广东方面提供了一个抹黑政敌的契机,于是,南方对北方发起猛烈的电报战。这场电报战基本围绕三个问题:其一,善待被捕学生。其二,拒签对德和约。其三,竭力推动五四学运扩大化,以期更多地牵扯出曹、陆、章身后的人物。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04.
五四学运的发生,直接诱因出自外交失败,为此,《公言报》于5月15、16、17三日,连载长篇社论,就外交问题发表意见,标题:《爱国者先自省》。社论从近代历史说起,内称:“甲午一役,李文忠(李鸿章谥号文忠,引者注)初主和议,偿三十万金即可息事。然而清议一流力持战局,遂至赔款割地,一蹶不可复振。然而主战者仍享高名,而李文忠反被汉奸之目。”然后,社论将研究系与“清议一流”联系起来,认为:“世人痛外交之失败,辄思以国民为后盾,梁任公(梁启超号任公,引者注)之电报,外交协会之檄文(指5月7日国民外交协会宣言,引者注),与其一派之机关报(《晨报》,引者注),屡申斯义,以鼓舞国人矣。此次之学生暴行,即鼓舞民气之结果也,亦即国民后盾之成绩也。”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05.
1919年2月21日,南北和会在上海开幕。 会议时断时续,总共召开过八次会议。在此期间,双方都提出了一系列对方无法接受的条件。总体而论,南方所提条件较多,居于攻势地位,而北方为换取南方对徐世昌总统地位的承认,加之外交失败与五四学潮,内外堪忧,自顾不暇,因此北方总体被动,基本处于招架之势。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06.
广东军政府当然不会坐视,亦曾致电徐世昌,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内称:青年学子,“逞一时血气之勇,虽举动略逾常轨,要亦情有可原。”同样,该电也是义正词严地正告徐世昌:“倘不求正本之法,但藉淫威以杀一二文弱无助之学生,以此立威,威于何有,以此防民,民不畏死也。”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07.
随着山东问题的发生,必然连带产生一个问题:应当由谁来为山东问题负责。而对责任人的认定与追究,则必然引出另一个问题-政派之间的抹黑与互殴。问题在于:责任人一旦被锁定,便可将该派置于政治上的死地。正因为山东问题具有极佳的政争效应,因此,一大批职业政客、尤其是失意政客,纷纷站出来,加入到追究责任人的行列。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08.
徐世昌是在段祺瑞及其皖系的推举之下,通过安福国会的选举,由此而获得总统一职。然而就任之初,徐世昌与皖系之间就是一种貌合神离的关系。徐曾私下对西南方面人士说:“西南诸要人多言我不应就总统职。 我亦何尝不知就此总统不甚合法。惟是我不上台,冯华甫即不下台。冯不下台,段芝泉即不肯告退。段不告退,即南北无法议和。此我所以不能不就总统位。”这就是说,徐世昌是把他的上台,看作是促使段祺瑞“告退”的一个方式。徐世昌主张和平统一,而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因此段的去职,为南北议和创造了条件。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09.
西南方面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政府、国会、督军、政客也是一盘散沙,各行其是。西南方面并不执掌中央政府,因此,其在外交上的言论可以不负责任,故而敢于放胆讲话表态。西南方面对于五四的支持与鼓动,当然抱有强烈的自身的政治意图,就是利用学潮,尽量扩大对北京政府的杀伤与破坏,因此西南方面的立场与表态,肯定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不久,当五四烈火燃烧到他们自己的辖区时,便再也看不到那些慷慨激昂的通电与谈话,再也不把五四视为”吾国政治史上放一异彩“了。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10.
既然山东争执已经发生,尤其随着巴黎的交涉陷入困境,那么,必须有人为此负责。这样,公众舆论的矛头逐步指向当年签署山东密约的段祺瑞政府,尤其是几个直接的责任人: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而对曹等三人的指控,必然牵扯出其背后的一连串关系,上海的几个群众团体通过一项决议,表示:“段祺瑞、曹汝霖、徐树铮、陆宗舆、靳云鹏等种种卖国行为,日益加厉,为全国所不容,应请决议惩办,以除祸根。”
——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TA的其他作品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巴黎和会就其本身而论,只是一个纯粹的外交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但是,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在南北分裂、派系林立的特定条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卷入政争…… 一时间,国内政潮陡起:当年理直气壮地抵制对德宣战的广东非常国会,如今,又同样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向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表,争享战胜国的荣耀。不久之前,康有为还是张勋复辟的主谋,公然推翻民国,现在却反过来,以民国的名义,大义凛然地斥责政府专制。更为有趣的是,国会与国务院形同冤家,为转嫁对德和约的责任,彼此暗算,相互推卸,国会的不合作,屡屡把国务院置于难堪与孤立的地位…… 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卖国”竟有难言之隐? 一战后,段祺瑞怎样从众望所归沦为众矢之的? 当民众舆论绑架外交决策时,会出现怎样意想不到的后果? 为什么理直气壮地抵制对德宣战的广东非常国会,到后来却更理直气壮地要求向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表? 为什么说五四学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下层学运? 从军事领袖到政治领袖,吴佩孚怎样实现了华丽转身? 巴黎和会紧要决策时刻,为何外交总长陆徵祥擅离职守出走瑞士? 为什么张勋复辟时主张公然推翻民国的康有为,五四时却以民国名义,大义凛然地斥责政府专制? 一个警察总监,为何竟能架空国务总理?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
热门推荐
生日祝福语
赠予你的100句古风文艺情话,请查收!
冰心的名言
川端康成的名言
关于情绪管理的句子
关于自我肯定的句子
《放牛班的春天》的经典台词
《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台词
《心灵捕手》的经典台词
《瓦尔登湖》
《悉达多》
《红玫瑰与白玫瑰》
高级朋友圈文案短句
驱散焦虑的治愈文案
一些可以被当做人生信条的句子
超燃高考励志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