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左拾遗归隐作
汨没朝班媿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
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沉浸在朝廷的朝班中我深感自己才能不足,但谁又能贬低自己委身于尘世呢?只要有机会,我便想回到那青山绿水的世界,至于官职,如果有缘还会再来。
去完善
释义
1. "汨没朝班":指被埋没在朝廷的官员之中,这里作者自谦自己没有才能,不能为国家做贡献。
2. "媿":同"愧",感到惭愧。
3. "低折":低头屈服的意思,这里表示对权贵的屈从。
4. "青山":借指田园生活,隐含归隐之意。
5. "官职":官员的职位,这里指官场地位。
去完善
赏析
《官左拾遗归隐作》是唐代诗人王易简的一首表达个人信念与选择的作品。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坚定的决心。首联“汨没朝班媿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不舍;颔联“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则表明了诗人的决心,要远离尘世的纷扰,回归自然的生活。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其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官左拾遗归隐作》是宋代诗人王易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始于宋朝,时间是公元960-1279年。王易简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热爱文学,擅长诗词歌赋。在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背景下,王易简在年轻时便已成名。然而,他并未沉醉于名利的追逐之中,而是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以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仍然是主导社会的主导力量,科举制度为士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途径。然而,随着佛教和道教的影响逐渐扩大,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反思世俗的名利追求,转向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在这种背景下,王易简选择离开官场,回到家乡过上隐居生活。
《官左拾遗归隐作》正是王易简在这一时期的内心写照。他以官左拾遗的身份,表达了对于世俗名利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传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