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才庭际蔷薇
绣难相似画难真,明媚鲜妍绝比伦。
露压盘条方到地,风吹艳色欲烧春。
断霞转影侵西壁,浓麝分香入四邻。
看取后时归故里,庭花应让锦衣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绣花之精细难与绘画相比,娇艳明媚无人能及。
露水压弯枝条才刚刚触及地面,风儿吹拂着艳丽的花色如同燃烧的春天。
晚霞逐渐映射在西方墙壁上,浓郁的麝香香气四溢到邻居家里。
可以预见将来某一天回到故乡,院里的花朵应该会让华丽的锦衣失色。
去完善
释义
1. 绣:指刺绣;比喻蔷薇花簇繁茂、形态各异,难以用针线刺绣出来。
2. 真:真实;与上句“绣难相似”对应,表达蔷薇花美之极致,连绘画也难以逼真呈现。
3. 明媚:明亮可爱;形容蔷薇花的鲜艳色彩和生机勃勃的姿态。
4. 鲜妍:新鲜艳丽;进一步强调蔷薇花的美丽。
5. 比伦:相比;这里指无法找到可以与蔷薇花媲美的其他花卉。
6. 露压:被露水覆盖;描述蔷薇花在清晨的露水滋润下的景象。
7. 盘条:弯曲的枝条;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蔷薇树枝条的形状。
8. 到地:接触地面;表示蔷薇花开得低矮,接近地面。
9. 风吹:被风吹拂;描述风中的蔷薇花摇曳生姿的景象。
10. 艳色:艳丽的色彩;形容蔷薇花的迷人花色。
11. 烧春:春天的热烈气息;这里将风中的蔷薇花比作燃烧的春天。
12. 断霞:晚霞;描述夕阳西下时的美景。
13. 转影:倒映的影子;这里指晚霞在墙壁上的倒影。
14. 西壁:西侧的墙壁;这里用来指代诗人所在的位置。
15. 浓麝:浓郁的麝香;形容蔷薇花香浓郁。
16. 四邻:周围的邻居;表示蔷薇花香传播甚远,溢满四周。
17. 看取:观察;指示代词用法。
18. 后时:以后的时间;表达诗人的期待,盼望将来能回到故乡。
19. 庭花:庭院里的花;这里特指蔷薇花。
20. 锦衣:华丽的衣服;用来比喻盛开的蔷薇花,象征富贵荣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中的蔷薇美景,作者方干通过对细节的敏锐观察,生动地展现了蔷薇花的独特魅力。首联通过对比刺绣与画作来强调蔷薇的美丽无法被模仿或复制;颔联则描述了蔷薇花在清晨露水的滋润下生长繁茂,鲜艳的色彩仿佛能点燃整个春天;颈联则从侧面描绘出蔷薇花香浓郁,吸引着周围的邻居驻足欣赏;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期待,认为等到他回到家乡的那一天,家中的庭花定会让他的华贵衣袍都黯然失色。整首诗既赞美了蔷薇花的美丽,又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朱秀才庭际蔷薇》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方干,创作于唐朝时期。在创作此诗时,方干正处于人生的中年期,已历经多年的游历和求学生涯,对世事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唐朝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尤其诗歌领域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代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方干以他的才情和学识,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朱秀才庭院中的蔷薇花盛开的美景。通过对蔷薇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朱秀才的人格魅力和高洁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