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滁上怀周贺

标题包含
滁上怀周贺
就枕忽不寐,孤怀兴叹初。 南谯收旧历,上苑绝来书。 暝雪细声积,晨钟寒韵疎。 侯门昔弹铗,曾共食江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约880年),字雄飞,号玄英子,唐朝晚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方干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而未被录取。此后,他放弃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枕头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独自满怀感慨地发出叹息。 在南谯整理旧的日历,却收不到来自上苑的来信。 夜色中的雪渐渐积累,清晨的钟声冷冽而稀疏。 回想起过去在权贵门下困苦的日子,那时曾一起品尝过美味的江鱼。
去完善
释义
1. 南谯:滁州别名,位于今安徽滁州市。 2. 收旧历:整理过去的日历,表示过去的事情。 3. 上苑:皇家的花园或贵族的园林。这里指唐朝首都长安的苑囿。 4. 绝来书:断绝来信,意指没有音信往来。 5. 暝雪:昏暗的雪。 6. 细声积:形容雪声细微而密集。 7. 晨钟:早晨的钟声。 8. 寒韵疎:寒冷的音韵稀疏。 9. 侯门:王公贵族的府第。 10. 弹铗:原指剑柄,这里代指求官或求仕进。 11. 食江鱼:这里是用典,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中的“冯谖客孟尝君”故事,描述冯谖为孟尝君解决困境的事,后用“食江鱼”表示朋友间的帮助与关心。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就枕忽不寐,孤怀兴叹初”,表达了诗人深夜难眠,满怀心事的状态。首句中的“忽不寐”描绘出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而“孤怀兴叹”则表明了诗人内心愁绪难解。 颔联“南谯收旧历,上苑绝来书”,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渲染出寂寞的氛围。“南谯”指滁上的城楼,“上苑”指的是皇帝狩猎的地方,这里用两地相隔遥远表示诗人和周贺的联系断绝。 颈联“暝雪细声积,晨钟寒韵疎”,通过暮雪、晨钟两个物象传达出季节变换和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细声积”描绘了暮雪悄无声息地堆积,“寒韵疎”形象地刻画了晨钟悠远的钟声。 尾联“侯门昔弹铗,曾共食江鱼”,以回忆的方式,描述了诗人与周贺昔日的生活情景。“弹铗”意为弹击剑把,形容处境窘迫,进而回想起当年与友人共餐的快乐时光,用以表达诗人对方干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滁上怀周贺》是唐代诗人方干的诗作,创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当时,方干生活在浙江一带,过着隐逸的生活,并与当地的文人墨客结交。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个时期,方干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年轻时曾尝试科举考试,但未能成功。后来,他在浙江一带游历,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周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分开了,这使得方干对周贺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唐文宗大和年间,唐朝正处于社会动荡的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以逃避现实的残酷。方干也不例外,他在浙江一带过着隐逸的生活,与友人一起交流文学、诗歌创作的心得。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方干创作了这首《滁上怀周贺》。通过对周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诗人之间友谊的象征,也成为了后世诗人怀念友人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