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易安书琵琶行
佳人薄命纷无数,岂独浔阳老商妇。
青衫司马太多情,一曲琵琶泪如雨。
此身已失将怨谁?世间哀乐长相随。
易安写此别有意,字字欲诉中心悲。
永嘉陈侯好奇士,梦里谬为儿女语。
花颜国色草上尘,朽骨何堪污唇齿。
生男当如鲁男子,生女当如夏侯女。
千载秽迹吾欲洗,安得浔阳半江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优雅佳人命运坎坷众多,又岂止那浔阳年老商人妻?
白居易为青衫司马,多愁善感,一曲《琵琶行》感人至深泪如雨。
这女人失去了自己,还能怨恨谁?世间喜怒哀乐总是相互伴随。
李清照写这首另有深意,每个字都在倾诉内心的悲伤。
永嘉陈侯喜欢结交有才之士,梦中错误说了些稚嫩的话。
美人的容颜和绝色的身姿不过如草地上的尘埃,我宁愿让污浊不近我的嘴唇。
男人应当像鲁男子一样高尚,女子当如夏侯女一般贤良。
千年前的污点我要洗净,需要浔阳般清澈的水来洗涤啊!

去完善
释义
1. 李易安: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
2. 琵琶行:白居易的诗篇名作。
3. 青衫司马:指白居易,因其在诗中自称“江州司马青衫湿”而得名。
4. 佳人薄命:指出不幸命运的美丽女子。
5. 浔阳老商妇:引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老大嫁作商人妇”,指命运坎坷的女子。
6. 此身已失将怨谁:形容失去贞操或名誉后的无奈与悲伤。
7. 哀乐:指人生中的痛苦和快乐。
8. 易安写此别有意:表明李清照写作《琵琶行》另有深意。
9. 永嘉陈侯:指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一带)的陈著。
10. 好奇士:对新鲜事物的喜好者。
11. 花颜国色:形容女子的美貌。
12. 朽骨:形容妓女地位低贱。
13. 鲁男子: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以刚直著称。
14. 夏侯女:指三国时期的夏侯令女,以贞操守节而闻名。
15. 千载秽迹:指历史上的丑闻。
16. 安得:怎能得到。

去完善
赏析
《题李易安书琵琶行》是明代文人宋濂的一首七言古诗,以题咏李清照书《琵琶行》之事,借以抒发世事无常、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全诗通过对比佳人的命运和世间的喜乐哀愁,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之情。
首联以佳人薄命的主题开篇,以浔阳老商妇为例,点出人生诸多不幸;颔联通过描绘司马青衫的深情形象,以及商妇琵琶弹奏时泪如雨下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人生的无奈与悲剧。
颈联提及失去生命的商妇无从抱怨,世间的痛苦和快乐总是伴随着每一个人。诗人以“易安写此别有意”表示李清照书写《琵琶行》的目的,并通过对其文字的解读,表达了对她内心深处的悲伤的理解。
紧接着,诗歌提到了永嘉陈侯这个人,他曾在梦中听到这首《琵琶行》,并认为这是一种天真烂漫的表现。然而,这与诗中的其他主题相互矛盾,使得诗人显得有些困惑和无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希望能够清洗千年的污迹,如同在寻找浔阳的半江水一般,去实现心中的理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世事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李易安书琵琶行》是明代诗人宋濂的一首题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初期,大约公元1368年至1399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宋濂经历了从政坛的辉煌到被贬谪的落寞。他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要职,后因卷入政治斗争而被贬为庶民,流放四川。
在宋濂所处的时代,明朝刚刚建立,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发展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然而,由于朱元璋的严厉统治,文人墨客们在创作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宋濂在这首诗中,通过赞美李易安的书艺,表达了对自由、民主和人性的向往。
在诗中,宋濂提到了李易安(李清照)的《琵琶行》。这是一首描绘音乐美感的词,表现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宋濂通过对李易安作品的欣赏,表达了他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