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莫子齐知温州十韵
左省涂归地,崭然德望优。
夕辞清禁月,高挂白苹洲。
丹扆深求旧,东嘉庆选侯。
玉堂曾视草,沧海岂乘桴。
奕叶甘棠在,中州雪浪浮。
讙谣五马贵,题赏大龙湫。
颜谢宜方驾,龚黄以上求。
侧聆宣室召,宁效贾胡留。
贱子尝羁宦,名山悔梦游。
黄柑仁寿酒,犹足助觥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返回左侧之地,高尚品德惹人赞誉。
傍晚告别月亮,高挂在白苹洲。
深追故友,东方喜悦觅得英豪。
在玉堂审读起草文书,航行沧海却无须乘船。
家族世代受百姓爱戴,中州城中的雪浪翻涌。
喜悦地谈论五马贵的荣光,享受大龙湫的美景。
颜谢这样的才人应并驾齐驱,向龚黄这样的官员寻求理想。
从旁聆听宣室之召,不愿效仿贾胡驻足停留。
曾经尝过羁宦之苦,对名山的向往如梦。
黄柑下的仁寿酒,足以助兴欢宴。
去完善
释义
1. 左省:即左掖省,唐朝时期官署名,因地处皇宫东侧而得此名。这里借指唐朝宫廷。
2. 涂归:典出自《诗经·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后世用“涂归”表示盼望君王的命令能早日到达。
3. 清禁月:指禁宫的夜晚月色。
4. 白苹洲:泛指水乡的沙洲。
5. 丹扆:比喻皇帝圣明。
6. 庆选:以选拔贤才为喜事。
7. 玉堂:代指翰林院或中书省等朝廷文学机构。
8. 视草:官吏起草文书的工作。
9. 沧海:大海,这里用来形容温州地区沿海一带。
10. 乘桴:意指航行于海上的船只。
11. 奕叶:世代。
12. 甘棠:代指有政绩的官员。
13. 中州:中国中部地区。
14. 雪浪浮:形容温州地区的江面宽阔,浪花滚滚。
15. 讙谣:百姓歌颂德政的歌曲。
16. 五马:古代温州城的别称。
17. 大龙湫:位于浙江温州市雁荡山的瀑布景观。
18. 颜谢:指南朝诗人颜延之和谢灵运,此处借指李洪的朋友。
19. 龚黄:汉代循吏龚遂和黄霸,这里用来赞誉莫子齐的治绩。
20. 宣室: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
21. 贾胡:商人。
22. 贱子:作者自谦之词。
23. 羁宦:外地任职。
24. 名山:知名的大山,此处暗指浙江境内的山水名胜。
25. 梦游:梦想游览。
26. 黄柑:橘黄色的柑橘类水果。
27. 仁寿酒:祝愿长寿的美酒。
28. 觥筹:宴饮时互相敬酒的礼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莫子齐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莫子齐的赞美和祝愿。“左省涂归地,崭然德望优”,首联点明了莫子齐的地位和他高尚的品质。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莫子齐离任时的情景,表现了他的才华与风度。“夕辞清禁月,高挂白苹洲”,将莫子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诗中的颔联“丹扆深求旧,东嘉庆选侯”则是对莫子齐担任要职的赞美,表示他深受皇帝的信赖。颈联“玉堂曾视草,沧海岂乘桴”,描绘了莫子齐在朝为官的风姿以及他的抱负。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具体描述了温州的美景和风土人情,以及对莫子齐在此地的期望。
诗的最后两联“颜谢宜方驾,龚黄以上求。侧聆宣室召,宁效贾胡留。贱子尝羁宦,名山悔梦游。黄柑仁寿酒,犹足助觥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惜别之情。在这里,诗人用颜回、谢安比喻莫子齐,说明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用龚黄指代官员的美德和才智,赞誉莫子齐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希望莫子齐能受到皇帝的赏识,建功立业。最后,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并希望将来能在美丽的山水之间相聚,共饮美酒,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莫子齐知温州十韵》是北宋诗人李洪在送别友人莫子齐赴任温州知州时创作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代约在公元960-1127年间。
在这个时期,北宋经济文化繁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士人阶层逐渐崛起。李洪作为一名文人,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与莫子齐相知相交,共同为朝廷尽忠尽职。
当时,温州地处江南沿海地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业较为发达。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势力割据严重。为了维护地方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朝廷需要选派有才能、有担当的官员前往治理。因此,当莫子齐被任命为温州知州时,李洪为他感到自豪,并写下这首诗歌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支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