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问梅
雪拥前村路,梅花次第芳。
月边谁索笑,溪断忽吹香。
老眼经年别,醒魂异昔狂。
何时真载酒,翠羽伴飞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雪覆盖了前面的村庄和道路,梅花开得如火如荼。
月亮旁边的梅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我那疲惫的眼睛已经多年未见这样的美景了,如今,我的心神清醒,与过去的自己判若两人。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带着美酒,与翠绿的鸟儿共饮欢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雪拥前村路:意思是白雪覆盖着通往村庄的道路。
2. 梅花次第芳:梅花逐渐开放,散发出香气。次第,一个接一个。
3. 月边谁索笑:在月亮旁边有谁陪伴着我欣赏美景。索笑,取笑或自嘲的意味。
4. 溪断忽吹香:溪流被阻断时突然感受到梅花的香味。
5. 老眼经年别:经过一年又一年,我眼中的景物已经改变。
6. 醒魂异昔狂:现在的我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疯狂了。
7. 何时真载酒: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载着美酒出游。
8. 翠羽伴飞觞:翠羽,翠鸟羽毛,指代美丽的景色;飞觞,举杯畅饮。
去完善
赏析
《雪中问梅》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描绘雪中和梅花相会的诗。这首诗歌颂了梅花凌寒开放的坚韧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渴望与友人共享美景的愉悦心情。
首联“雪拥前村路,梅花次第芳”,通过对积雪覆盖的前村道路和依次盛开的梅花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冬日雪景的画面。诗人用“次第芳”来表现梅花逐步开放的过程,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勇敢绽放的精神面貌。
颔联“月边谁索笑,溪断忽吹香”,则从梅花在月色下的美丽和香味在溪水边的传播两个角度,进一步展示了梅花的风姿。通过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欣赏梅花的乐趣以及梅花的独特魅力。
颈联“老眼经年别,醒魂异昔狂”,表达了诗人自己因年岁增长而视力下降的问题,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观赏梅花依然能让他精神焕发,这与以往的疯狂欢乐不同。这里既透露出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尾联“何时真载酒,翠羽伴飞觞”,以何时能真正载着美酒,与翠鸟为伴,一边观赏梅花,一边畅饮为结尾。此处表明了诗人渴望与好友一起欣赏美好景色的愿望,使全诗的意境更为生动活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中问梅》是唐代诗人李洪所作的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57年,正值唐宣宗在位期间。
在这段时间里,李洪生活困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他游走于长安、洛阳等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共同探讨文学和人生哲理。这些经历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雪中问梅》这一诗作所描绘的时代背景下,唐朝已进入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繁。尽管如此,唐宣宗在位的时期仍被称为“大中之治”,相对而言政治较为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一定发展。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在面临国家危机时,纷纷通过诗篇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综上所述,《雪中问梅》这首诗是在唐宣宗年间一个动荡而又不失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冬日的雪景和傲霜斗雪的梅花进行描述,展现了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