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都兄鲍庵芍药 其一
春归鶑老禁无音,天为红芳著意深。
姝色自应倾一国,多情向惜费千金。
如迎如舞缘风拆,不淡不深愁雨侵。
宜与花王为辅佐,欲传彩笔继高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离去,鸟儿们不再歌唱,但大自然依然用红色的芬芳传达深厚的爱意。美丽的容颜足以倾倒整个世界,对她倾注了千金的深情。随风舞动,如迎接、如跳舞,不为雨水烦恼,始终保持那份浓而不烈的美。这样的花儿应该成为鲜花之王的得力助手,让彩色的画笔记录下她的高贵气质,让她的美永远传唱。
去完善
释义
1. "春归鶑老":这里指春天离去,鴬即莺鸟,春来唱歌,春去则歌声消失。
2. "红芳":红色的花卉,这里特指芍药花。
3. "姝色":美好的颜色,这里也指芍药的美丽色彩。
4. "如迎如舞":形容芍药花随风摇曳的样子。
5. "花王":这里是牡丹花的别称,因其为百花园中的王者而得名。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子都兄鲍庵芍药 其一》是宋朝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赞美芍药的诗。这首诗以芍药为主题,通过对芍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视。
首先,诗中通过“春归鶑老禁无音,天为红芳著意深”来描绘芍药的美丽景象。这里的“春归”意味着春天的离去,而“莺老”则象征着春天的结束。然而,尽管春天已经离去,芍药依然盛开,仿佛是天意为了红艳的花朵而下了一番功夫。这两句诗展现了芍药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它在这春日最后的时刻所展现出的美丽风采。
紧接着,诗中又以“姝色自应倾一国,多情向惜费千金”来表达芍药花的美丽和高贵。这里的“姝色”指的是芍药的鲜艳色彩,而“倾一国”则是对其美丽程度的夸张形容。诗人认为,如此美丽的芍药花应该赢得所有人的喜爱,甚至愿意花费千金来欣赏它的美丽。这种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然后,诗人通过“如迎如舞缘风拆,不淡不深愁雨侵”来形容芍药花在风中摇曳生姿的优美姿态。这里,诗人以“如迎如舞”来形容芍药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同时,诗人还提到“不淡不深愁雨侵”,表达了芍药花在雨中坚守自己美丽的心情。这两句诗将芍药花的美丽与坚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对芍药花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诗人以“宜与花王为辅佐,欲传彩笔继高吟”表达了对芍药花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诗人将芍药花比喻为花中之王,认为它应该与其他美好的事物一起,共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诗人还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诗歌才华,将这些美好的事物传递给更多的人。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芍药花的热爱,也展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洪的作品,创作于1180年左右。在南宋时期,社会政治氛围较为宽松,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尤其是诗歌创作十分活跃。在这段时间里,李洪生活闲适,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一起交流诗词歌赋。
这首诗是李洪应好友子都兄之邀而创作的,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欣赏。李洪在与子都兄的交往中,体会到了友情的力量和生活的乐趣。他们在共同的兴趣和理想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