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其三
小雨纤纤未肯晴,归程犹趁欲宵征。
潮来江浦绿如染,云抹山腰练许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雨缠绵不停,不肯放晴,归家旅程趁夜匆匆出发。
江边的潮水涌来,使绿意浓得如同染色,山腰间的云朵如同洁白的丝绸般横卧天际。
去完善
释义
1. 小雨纤纤:小雨指细微的小雨。纤纤在此形容雨的细微。
2. 未肯晴:不肯放晴,指天空持续下雨的状态。
3. 归程:指回程的路途。
4. 犹趁欲宵征:趁欲,抓住机会;宵征,夜间出行。这句话是说趁着夜色出发,连夜赶路。
5. 江浦:江边的水岸地带。
6. 绿如染:形容江水如同被绿色染料浸染。
7. 云抹山腰:指云雾在山腰处萦绕。
8. 练许横:练,白色的绸带;许,或许,也许;横,横跨。这句话形容云雾在半山腰处像一条白色绸带横跨山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沿途所见的美景。首句“小雨纤纤未肯晴”点出了春雨连绵的天气特点,突出了诗人的期盼与无奈。接下来的“归程犹趁欲宵征”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中也要连夜赶路的决心。而随后的两句“潮来江浦绿如染,云抹山腰练许横”则是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描绘:绿色的江水被雨水渲染得更加青翠,宛如一幅山水画;山顶的白云如同洁白的丝绸在天空中飘荡。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观察力敏锐,想象丰富,语言优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美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偶作 其三》,是唐代诗人李洪所创作的五言诗。从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表达诗人情感的诗篇。
首先,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我们了解到这是唐朝时期的作品。在那个时代,文学创作非常繁荣,尤其是诗歌方面,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这些诗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在这段时间里,李洪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在青年时期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生百态。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官员,但由于正直的品性和不阿的态度,他在官场并不如意。这可能也是他选择隐居山林,以诗为伴的原因。
最后,在唐代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都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而李洪的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这样的主题,但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