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如梦令(记梦)

标题包含
如梦令(记梦)
雨歇凉生枕罩。不梦大槐宫殿。惟对谪仙人,一笑高情眷眷。离恨。离恨。无奈晓窗杂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廖行之(1051年-1128年),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西崇仁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 廖行之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放弃科举之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雨后清凉,枕头和床罩显得格外宜人。没有梦见那富丽堂皇的大宫殿。只有那被贬谪的神仙,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充满深情厚谊。离别时的怨恨,挥之不去。无奈窗外晨光中传来阵阵鸟鸣声,扰乱人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雨歇:雨后停止。 2. 凉生:凉爽的感觉产生。 3. 枕罩:枕套。 4. 大槐宫殿:比喻梦境中的富贵地位。这里指代梦境。 5. 谪仙人:被贬谪的神仙。这里指诗人自己。 6. 高情:高尚的情操。 7. 眷眷:深切留恋的样子。 8. 离恨:离别时的愁苦和怨恨。 9. 晓窗:清晨的窗户。 10. 杂啭:鸟叫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梦境中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谪仙人的思念和高尚情操。"雨歇凉生枕罩"描绘了雨后凉爽的环境,为梦境的展开创造了氛围。"不梦大槐宫殿"则暗示诗人在梦中并未梦见豪华的生活场景,体现出他淡泊名利的品质。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梦境中与谪仙人相逢的场景,表现出对这位友人的深厚感情。"惟对谪仙人,一笑高情眷眷"体现了诗人在梦中对谪仙人的亲切态度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离恨。离恨。无奈晓窗杂啭"用"离恨"反复表达离别之痛,而"晓窗杂啭"则以清晨的鸟鸣象征离别时刻的到来,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浓郁。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高尚情操的品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如梦令(记梦)》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一首词作。此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56年前后,此时正值宋高宗时期。在那个时候,社会矛盾重重,朝政腐败,民生疾苦。 廖行之,字天民,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然而,他虽才华横溢,却屡次科举不第,未能进入仕途。这使得他对当时的朝廷和科举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在这首词中,廖行之以梦境为载体,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以如梦令的形式描绘了自己在梦中见到的一片繁华景象,这实际上是他对理想社会的渴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始终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这也正是他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