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途中

标题包含
春日途中
人家二月燕始归,春阴还近清明期。 我行东指来江上,杰木夹径如旌旗。 驱驰不惮百里远,解后时醉青帘垂。 悬知故人隠山市,相见甫迩黄生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廖行之(1051年-1128年),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西崇仁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 廖行之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放弃科举之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二月的燕子开始归来,春天的气息渐渐靠近清明时节。 我沿着东方指引的方向来到江边,路边的树木犹如飘扬的旗帜。 我不怕跋涉百里之遥,只是为了与朋友们在绿帘下垂挂的酒肆里开怀畅饮。 我早知道那位老朋友隐居在这山中,而我们的相见即将来临。
去完善
释义
"二月燕始归":这里的“二月”指的是春季的农历二月,"燕始归"是形容春天来临,燕子开始从南方迁徙回来。 "春阴还近清明期":这里的"春阴"指的是春天的阴暗天气,"清明期"则是指清明节期间。 "我来东指来江上":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向东边的江上来。 "杰木夹径如旌旗":"杰木"指高大的树木,"夹径"就是路两边,"如旌旗"是用旌旗来形容这些树木排列整齐,像行进的军队一样。 "驱驰不惮百里远":这句诗表达诗人不怕奔波百里的辛劳。 "解后时醉青帘垂":"解后"是解开马鞍的意思,"青帘"指的是酒家的幌子,这句诗表示诗人经常会在旅途中小憩饮酒。 "悬知故人隠山市":"悬知"是预测或猜测的意思,"故人"是老朋友,"隠山市"指的是在山水之间隐居的地方。 "相见甫迩黄生眉":"甫迩"意思是刚刚接近,"黄生眉"是一种成语,原意是长寿的表现,这里用来比喻朋友间的久别重逢。
去完善
赏析
《春日途中》是南宋诗人廖行之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旅途的诗。诗中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和行人的活动,表达出作者在旅途中愉悦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节奏明快,语言质朴,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途中》是南宋诗人廖行之创作的一首描绘春景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逐渐复苏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廖行之作为一位士人,身处江南水乡,对自然风光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观察力。他看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万物竞发的景象,感叹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在《春日途中》中,廖行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表达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慨。 此外,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诗人息息相关。南宋初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民生疾苦,这使得廖行之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然而,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信未来总会变得更好。 综上所述,《春日途中》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诗人所处的历史时期、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廖行之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融合,创作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