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标题包含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江西吉安,是南宋中叶的一位重要文人。 刘过年轻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他...查看更多
papi酱
去完善

译文
课堂上运筹帷幄,边疆战士勇猛善战。时机、地理与人和相助,“可以攻打燕国吗?”答:“可以”。如今新楼已建立,明年的疆土会更广。大家一起唱响《大风歌》,不久便四海称颂。
papi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江月》:词牌名。 2. 刘过:南宋文学家。 3. 堂上谋臣尊俎:指朝廷上的文臣武将们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尊俎,古代盛酒食的器具,这里借指宴会。 4. 边头将士干戈:边疆的战士们在用兵戈保卫国家。 5. 天时地利与人和:指国家的天时、地利、人和。 6. “燕可伐欤?”曰:“可”:这里的“燕”指的是北方的金国。此句为问金国是否可以讨伐。 7. 今日楼台鼎鼐:表示如今的国泰民安。楼台,高大的建筑物;鼎鼐,古代烹煮食物的器皿,这里借指国家。 8. 明年带砺山河:明年的国家会更加稳固强大。带砺山河,指土地不可分割。 9. 《大风歌》:汉高祖刘邦所作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10. 四方来贺:指各国都来祝贺我国的发展和繁荣。
papi酱
去完善
赏析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这首词描绘了战争前夜的一幕。首句“堂上谋臣尊俎”表现了群臣在庙堂之上,共商大计的场景;次句“边头将士干戈”暗示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接着作者提出“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一重要论点,并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了“燕可伐欤?”的问题。最后两句“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展现了对胜利的期待与展望,并预言“四方来贺”的辉煌前景。整首词以雄浑的气势、深厚的意境展现了英雄豪情,令人振奋不已。
papi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是南宋著名词人刘过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军事、政治日益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刘过一生仕途坎坷,才华横溢却屡次科举不第。尽管如此,他始终关心国家兴亡,积极参与抗金活动。在这首词中,刘过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群贤荟萃、英雄豪杰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那些无能之辈的不满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黑暗,民生疾苦,战乱频仍,刘过深感忧虑。他在词中写道:“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以此暗讽朝政腐败,百姓疾苦。然而,尽管时代艰辛,刘过依然坚信英雄豪杰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这种坚定信念,使他的词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papi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