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游西湖)
睡觉莺啼晓。醉西湖、两峰日日,买花簪帽。去尽酒徒无人问,唯有玉山自倒。任拍手、儿童争笑。一舸乘风翩然去,避鱼龙、不见波声悄。歌韵歇,唤苏小。
神仙路远蓬莱岛。紫云深、参差禁树,有烟花绕。人世红尘西障日,百计不如归好。付乐事、与他年少。费尽柳金梨雪句,问沈香亭北何时召。心未惬,鬓先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鸟儿在晨曦中啼鸣醒来,愉快的歌唱着,似乎也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清晨之中。阳光洒落在杭州西湖的湖面上,远远看去,两座山峰仿佛每天都在微笑着接受花卉的点缀。过去的喧嚣和繁华已无人问津,只有这美丽的山水永恒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孩子们欢笑着,拍手叫好的声音回荡在空中。这一场景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却又那么真实,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好。
然而,仙境与人间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就像蓬莱仙岛一样。在云端的深处,紫色的云朵环绕着神秘的树林,那里的烟花开满大地。尘世的红尘如西天的晚霞一般,尽管百般努力,也无法真正回归这种美好的生活。那就把这份快乐留给年轻人吧。他们可能会用最美的诗句来赞美这美好的世界,询问什么时候才能被邀请参加那沉香亭边的盛宴。可是,当心中的愿望还未达成时,发髻却已悄然变白。

去完善
释义
1. 睡觉莺啼晓:春天早晨,莺鸟啼鸣报晓。睡觉,指春天的来临。
2. 醉西湖:醉意盎然的西湖美景。
3. 两峰:指西湖的南北两高峰,这里借指杭州一带的美景。
4. 买花簪帽:用鲜花装饰帽子,形容生活悠闲、富丽。
5. 去尽酒徒无人问:去尽,逐渐离去;酒徒,饮酒之人。
6. 玉山自倒:形容喝得醉态十足。玉山,借指美貌男子。
7. 任拍手、儿童争笑:任凭孩子们拍掌嘲笑自己的醉态。
8. 一舸乘风翩然去:一艘船儿在湖面上随风飘摇,潇洒自在。
9. 避鱼龙、不见波声悄:鱼龙,水怪,这里比喻困难、风波;波声悄,湖面平静无波。
10. 歌韵歇:歌声停下来。
11. 唤苏小:呼唤古代美女苏小小一起游玩。
12. 神仙路远蓬莱岛:神仙世界离人间很远,像蓬莱仙岛一样遥不可及。
13. 紫云深:紫云,紫色的云彩,代表神仙世界;深,深远。
14. 参差禁树:参差,高低不一;禁树,宫禁中的树木,这里代指皇宫。
15. 烟花绕:烟花,美丽的风景;绕,围绕。
16. 人世红尘西障日:人间世俗的烦恼就像遮蔽太阳的尘埃。
17. 百计不如归好:千方百计寻求理想的生活,却发现还是回归自然更好。
18. 付乐事、与他年少:将快乐的事情交给年轻人享受。
19. 费尽柳金梨雪句:耗尽才情,创作优美的诗句。
20. 问沈香亭北何时召:希望得到皇帝赏赐的机会,重登舞台。
21. 心未惬:心中尚不满足。
22. 鬓先老:头发已经变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游西湖的古诗词。从“睡觉莺啼晓”开始,刘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同时也传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里的句子中,作者通过“任拍手、儿童争笑”和“歌韵歇,唤苏小”两句,形象地展示了他游玩时的欢乐情景,以及与人世的脱离之感。最后一部分,诗词更深入到了人生的哲学思考,表达出了一种时光荏苒、心满意足但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整首词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人生智慧,读来让人深思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游西湖》是南宋词人刘过所创作的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0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刘过正值青年时期,他具有豪放不羁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但由于北方金人的侵略,国家一直处于危亡之中。这种时代背景下,刘过的词作往往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
在刘过畅游西湖时,他观察到了西湖的美丽风光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同时也对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因此,他在《贺新郎·游西湖》一词中,既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又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