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王母蟠桃宴图

标题包含
西王母蟠桃宴图
玄圃筵开物外春,万仙欢笑动精神。 蟠桃种子今犹在,谁是三千年后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人、画家,以画兰著称,有“兰癖”之称。 郑思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江南各地,结识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在那神秘的花园里,春天的气息弥漫开来,所有的生灵都在欢笑中焕发着生机。传说中的蟠桃树如今依然可见,然而谁能预料到三千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玄圃: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此处借指仙境。 2. 筵开:设宴招待。 3. 物外春:世外桃园,隐含超脱尘世的意思。 4. 万仙:众多的仙人。 5. 动精神:焕发活力。 6.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据传三千年一结果。 7. 种子:指蟠桃树籽。 8. 三千年后人:指未来的有缘人,寓意继承前人衣钵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西王母蟠桃宴图》中,郑思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玄圃宴的场景。诗中的“物外春”指的便是那仙境般的景色,而“万仙欢笑动精神”则生动地展现出众仙人相聚一堂、欢笑声响彻云霄的热闹气氛。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则以蟠桃树的种子作为象征,感叹岁月流转,历史沧桑。他提问道:如今蟠桃树种子依然存在,那么谁会是三千年后的传人呢?言下之意,便是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关注文化传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王母蟠桃宴图》是南宋末年诗人郑思肖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60年至1279年之间,正值南宋灭亡、元朝建立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大地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诗人们多关注国家兴亡,感慨时事变迁。 郑思肖生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动荡,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他曾投身抗元斗争,但最终未能挽救南宋的覆灭。在此过程中,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 在《西王母蟠桃宴图》这首诗中,郑思肖通过描绘西王母盛宴的场景,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他以蟠桃比喻国家的兴盛,以宴饮象征人民的安居乐业。同时,他也暗示了这种美好的生活终将随着历史的车轮逝去。 总的来说,《西王母蟠桃宴图》这首诗是在一个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