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宋伯潜宰高安

标题包含
送宋伯潜宰高安
秋风日来谂,役车何时休。 有鸣丘中琴,玉瓒怀黄流。 此腰不可折,此笏未忍抽。 亦入鴈鹜行,而为稻粱谋。 四海杨诚斋,吾道得自由。 悠哉思万端,哿矣试一筹。 风诗讫于豳,易象重以周。 当知横空翮,不若逆水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天来临的时候,耕作的车辆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休息呢?在这座山上,我听到了古琴的声音,就像是黄金水流淌在玉石上一样悦耳。我不愿意弯下我的腰,也不愿意抽出我的笏板,但是我也要为了生活而奔波,像那些大雁和鸭子一样寻找食物。全国各地都有像我这样的人,我们在追寻着真正的自由。我有无数的思绪飘荡在空中,但我还是尝试去解决一些事情。诗歌的灵感来自于周朝的风,而易象则让我想起了《易经》。我们应该知道,顺着风向飞翔的翅膀,比不上逆水而行的小舟,因为后者更有力量。
去完善
释义
1. "谂":意为思念,想念。这里可以理解为陈傅良在秋风渐起的季节,对友人宋伯潜的挂念之情。 2. "役车":古代服劳役的车子。这里指代繁忙的事务。 3. "鸣丘中琴":用孔子“丘之琴”的故事,意指乐教。 4. "玉瓒":玉质的酒器。 5. "黄流":黄色的酒液。 6. "此腰不可折,此笏未忍抽":表达自己在做官时的气节和高尚情操。 7. "雁鹜行":比喻陷入困境或卑微地位。 8. "稻粱谋":比喻为生计而奔波忙碌。 9. "杨诚斋":南宋诗人杨万里,字诚斋。这里用来赞美宋伯潜在文学上的成就。 10. "悠悠":形容思绪飘渺不定。 11. "哿矣":表示赞许、愉悦的语气词。 12. "风诗":指《诗经·国风》。 13. "豳":古地名,今中国陕西省彬县一带。 14. "易象":指《易经》的卦象。 15. "周":周易,即《易经》。 16. "翮":鸟翅,这里比喻诗人的理想抱负。 17. "逆水舟":逆水行舟,比喻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出仕为官的忧虑与期望。首先,“秋风日来谂,役车何时休”表达了诗人担忧季节变换带来的繁重公务,以及对朋友何时能够停止奔波的关切。其次,“有鸣丘中琴,玉瓒怀黄流”则暗示了友人在乡村的美好生活以及他高尚的品质。随后,“此腰不可折,此笏未忍抽”表现了诗人勉励友人保持清正廉洁,勿因世俗而折腰。同时,“亦入雁鹜行,而为稻粱谋”则提醒友人在担任公职时要为百姓谋求生计,而非只关注个人利益。接着,“四海杨诚斋,吾道得自由”是对诗人杨万里坚贞不屈、追求真理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是鼓励友人坚定信念。最后,“悠哉思万端,哿矣试一筹。风诗讫于豳,易象重以周。当知横空翮,不若逆水舟”则希望友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尝试、学习,像豳风一样真诚朴实,又如周易般深奥广博。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朋友的真挚关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宋伯潜宰高安》是南宋时期诗人陈傅良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南北分裂时期,北方的金朝和南方的南宋对峙,政治局势复杂。 在陈傅良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南宋的官员,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有深刻的了解。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朋友宋伯潜即将离别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予了对他未来为官生涯的美好祝愿。陈傅良希望通过这首诗歌,传达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