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台获信老诗集
萧然僧榻碧云端,细读君诗夜未阑。
门外苍松霜雪里,比君佳处让高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宁静的寺庙中,僧侣们的床铺仿佛悬浮在青翠的云端上,我在这里细心地品读着你的诗篇,直至深夜仍未结束。而门前那棵巨大的松树在寒霜与白雪的围绕中,它的优雅和孤独也不及你诗歌的高雅和深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高台:指此诗中的高台或地名。
2. 信老:诗人以“信老”自拟,尊称他人为“先生”。
3. 萧然:冷落、寂静的样子。
4. 僧榻:僧人的床铺,此处形象地描述了清静的环境。
5. 碧云端:形容环境的清新、宁静,仿佛在云端之上。
6. 细读:仔细阅读。
7. 君诗:这里指信老的诗歌。
8. 夜未阑:夜晚尚未结束,意指晚上还在阅读。
9. 苍松:松柏等常绿树木。
10. 霜雪里:严寒的季节。
11. 比君:与你相比,谦虚的表达。
12. 佳处:美好的地方。
13. 高寒:高尚清高的品格。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与友人共度时光的诗歌,作者张栻以高台为背景,将笔墨放在友人的诗篇和自己的感悟上。“萧然僧榻碧云端”一句,以僧榻的宁静凸显出环境的优雅;而“细读君诗夜未阑”则表达了作者在夜里专心阅读友人的诗篇时的感受。
接着,作者将视野从室内转向室外,通过“门外苍松霜雪里”的画面来展示季节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作者的心境。最后,用“比君佳处让高寒”表达了对友人诗歌的高度赞赏和自己在诗歌方面的谦虚态度。整首诗在表达友谊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高台获信老诗集》是南宋著名文人、理学家张栻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47年至1164年之间,这段时间正是南宋时期,虽然表面看似和平稳定,但内部矛盾和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诗人也在寻求政治理想和文化价值观的出路。
在此背景下,张栻为了抒发自己的胸怀,写下这首表达人生信念和探索精神的诗歌。整首诗基调高昂,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坚定的精神风貌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其中,“高台”意象代表着古代士大夫追求真理、反省自身的文化传统;而“信老”则是对信陵君的尊称,隐含着对战国名士赵胜的敬仰。通过这些元素,诗人在作品中构建了具有历史深度和文化底蕴的艺术空间,表达了个人心志和社会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