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 其九

标题包含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 其九
何年倦霖雨,言田亦公心。 一犁不入土,无因致千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宝昙,俗姓李,字希古,号竹堂,南宋时期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年轻时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 释宝昙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是描述农民辛劳耕种的诗句。第一句“何年倦霖雨”意为:不管哪一年,都要忍受连绵不断的雨水。第二句“言田亦公心”则是说,耕种庄稼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出于对土地、对生活的公正心态。第三句和第四句则表达了对农耕的艰辛和不公的感受:“一犁不入土,无因致千金”意味着如果耕耘无法取得丰收,那么农民将无法获得足够的收益来维持生活。
去完善
释义
何年:哪一年。 倦:厌倦,对某种事物感到厌烦或疲于应对。 霖雨:连绵大雨,此处指代久居官场。 言田:谈论农事,此处是谦虚的表示对百姓的关心。 亦:也,表示同样的意思。 公心:公正无私的心意,这里指关心百姓的诚意。 一犁:一种农耕工具,这里借指耕种。 不入土:不耕作土地。 无因:无法,没有原因。 致:获得。 千金:形容珍贵的事物,这里用金子来比喻高官厚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有德之君的忧国忧民之心。"何年倦霖雨"描绘了统治者的艰辛与无奈,正如久旱之望云霓。“言田亦公心”则反映出统治者对国家民生的高度关注,希望国民都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一犁不入土”意味着农民辛勤耕作却收获甚微,无法实现财富的增长。“无因致千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忧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 其九》是南宋时期诗人释宝昙所作。诗中的“史太师”指的是当时的太师史浩,他因功受封,入朝觐见皇帝并得到赐带。“不知官高卑”形容史浩虽然位高权重,却仍能保持谦虚谨慎的品德。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宝昙正身处南宋朝廷,目睹了当时的历史风云变幻。此时正值南宋中期,虽然偏安江南一隅,但社会经济和文化仍然繁荣发展,特别是文学和艺术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释宝昙作为一名出家人,对时事政治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在这首诗中赞美了史太师的谦逊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重臣的期许,希望他们在位居高位的同时,仍能不忘百姓和国家利益,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