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台引
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
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从毕公以酣饮,
寄林塘而一留。采芳荪于北渚,忆桂树于南州。
何云木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星台秀士,月旦诸子。
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挟宝书与瑶瑟,
芳蕙华而兰靡。乃掩白蘋,藉绿芷。酒既醉,乐未已。
击青钟,歌渌水。怨青春之萎绝,赠瑶台之旖旎。
愿一见而道意,结众芳之绸缪。曷余情之荡漾,
瞩青云以增愁。怅三山之飞鹤,忆海上之白鸥。重曰:
群仙去兮青春颓,岁华歇兮黄鸟哀。富贵荣乐几时兮,
朱宫碧堂生青苔,白云兮归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谢春天的阳光让我们看到嫩绿的草叶。感叹宇宙的无垠,登上高台抒发忧伤的情感。
渴望见到那位美丽的女子,害怕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与友人毕公痛饮,借林塘倾诉心中的烦恼。采摘了北边的芳草,回忆南方的桂花树。
为何树林如此美丽,池塘却显得如此幽深?那星光璀璨的舞台,明月下的才俊。
在青龙的时节里,开始迎接火龙的来临。携带着宝书和瑶琴,感受着芬芳的花朵和兰草的香气。覆盖了白色的花瓣,铺满了绿色的叶子。美酒已经让人沉醉,音乐还没有结束。
敲响了青铜的钟声,唱起了清澈的曲子。感慨青春的消逝,赠送给瑶台美好的祝愿。希望再次相见分享彼此的想法,一起编织众芳的友谊。我的情感还在激荡,仰望天空增加了忧愁。惆怅那远去的飞鹤,怀念海上的白鸥。再次说:
神仙们离开了,青春也随之凋谢,时光渐渐老去,黄鹂鸟也在哀鸣。富贵荣华还能持续多久呢?宫殿和庭院长满了青苔,那片白云,我何时才能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此句是描写春天景象的句子,“阳春”代表春天;“碧草”指绿色的草地;“油油”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
怀宇宙以伤远:此句表达作者因怀念远方的人或事物而产生悲伤的情绪。“宇宙”这里并非现代科学中的宇宙概念,而是指世间万物;“伤远”表示因距离遥远而感到悲伤。
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此句意思是盼望见到思念的人但无法实现,担忧美好的时光逐渐消逝。“迟美人”意为等待见面的佳人;“青岁”即青春年华;“遂遒”表示流逝。
从毕公以酣饮:此句叙述了作者在树林边饮酒聚会的场景。“毕公”指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公叔文子,这里借指作者的友人;“酣饮”表示畅快地饮酒。
采芳荪于北渚,忆桂树于南州:此句表示作者在北边的河流边采集芳草,回忆起南方的桂花树。“芳荪”是一种草本植物,可作药用;“北渚”代指北方的水滨地带;“桂树”代表了南方的美好景物;“南州”即南方地区。
何云木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此句描绘了树木繁茂、池馆幽静的美景。“云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池馆”表示水池旁的亭台楼阁;“崇幽”形容建筑物的深邃与宁静。
星台秀士,月旦诸子:此句赞美了文人墨客的风采。“星台秀士”表示那些星光般璀璨的优秀才子;“月旦诸子”是对众多才子的赞誉。
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此句描绘了吉祥时刻的景象。“青鸟”象征吉祥幸福;“辰”代表时光;“火龙”可以理解为寓意繁荣昌盛的事物。
挟宝书与瑶瑟,芳蕙华而兰靡:此句表现了作者在这样美好的时刻尽情欣赏音乐、书籍等艺术瑰宝。“宝书”指珍贵的书籍;“瑶瑟”为精美的琴瑟乐器;“芳蕙华而兰靡”描述了周围环境的美妙景色。
乃掩白蘋,藉绿芷:此句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美好的时刻感受到的幸福与满足。“白蘋”是一种水生植物;“绿芷”指绿色的香蒲。
酒既醉,乐未已:此句表明宴会热闹非凡,大家尽情畅饮歌舞,欢乐气氛持续不断。
击青钟,歌渌水:此句表示敲击青铜编钟,演唱优美的歌曲。“青钟”指青铜编钟;“渌水”为古代歌曲名,具有清新优美的曲调。
怨青春之萎绝,赠瑶台之旖旎: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同时祝愿朋友未来更美好。“青春之萎绝”意为青春的消逝;“瑶台之旖旎”形容仙境般美好的生活。
愿一见而道意,结众芳之绸缪: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与朋友相见畅谈,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愿望。“道意”指谈论心事;“众芳之绸缪”意味着繁花似锦的美好时光。
曷余情之荡漾,瞩青云以增愁:此句抒发了作者心中无尽的忧虑与惆怅。“余情之荡漾”表示内心的情感波动;“青云以增愁”意味着对天空中的浮云产生忧愁。
怅三山之飞鹤,忆海上之白鸥:此句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回忆。“三山之飞鹤”暗指隐居生活;“海上之白鸥”象征着海上的自由生活。
重曰:这句表示重复之前的诗句。
群仙去兮青春颓,岁华歇兮黄鸟哀:此句表示青春不再,美好的时光消逝,令人感叹。“群仙去兮青春颓”意味着仙人离去,青春年华也不再;“岁华歇兮黄鸟哀”表示岁月蹉跎,黄莺鸟儿也在哀鸣。
富贵荣乐几时兮,朱宫碧堂生青苔,白云兮归来:此句揭示了繁华富贵终究会过去,唯有回归自然的生活才能让人得到安宁。“富贵荣乐”代表荣华富贵的生活;“朱宫碧堂生青苔”意味着曾经的豪华宫殿也会变得破败不堪;“白云兮归来”表示回归宁静自然的美好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春台引》是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抒发个人情感的长篇诗作。整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作者登高台抒发忧郁的心情;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诗歌的前半部分,诗人首先通过“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紧接着用“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传达了自己在春天中的忧伤之情。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美人迟到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随后,诗人借助于“从毕公以酣饮,寄林塘而一留”的描写,传达了在美好的春光中寻求慰藉的情感。
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首先通过对树木、池塘的美丽描述,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然后,诗人通过“星台秀士,月旦诸子”的表达,表达了自己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热闹的场景。最后,诗人通过“击青钟,歌渌水。怨青春之萎绝,赠瑶台之旖旎”的诗句,表达了对自己青春的惋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春台引》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人生感慨的诗篇,它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有对人生百态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台引》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陈子昂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正值初唐时期。陈子昂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厚的理解。然而在那个时代,士人热衷于追求名利,官场腐败严重,陈子昂深感忧虑。
在陈子昂所处的年代,唐朝正处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国力逐渐强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繁荣发展。然而,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却纷纷追求虚荣和富贵,忽略了道德修养和民心所向。陈子昂作为一位有志之士,对此深感痛心,因此写下这首《春台引》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期望。
诗中以“春风笑”、“夏雨忧”等形象描绘了世态的炎凉和人心的虚伪,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陈子昂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对道德伦理的重视,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