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唐寺丞丈解郡绂东归一首

标题包含
送唐寺丞丈解郡绂东归一首
北溟有修鳞,其大无匹俦。 化而为羽翼,顷刻徧九州。 天地吾一体,日月吾双眸。 一饮万斛泉,一饭万头牛。 藏修丘壑间,昂昂亦无求。 尘寰何迫隘,飞鸣不自由。 虾蟹及蛙黾,孤豚及青鼩。 纷纷如猬毛,乘时恣喧咻。 其耳若不闻,其声转清幽。 其貌甚闲暇,其心亦休休。 长思日月明,西天云雾收。 东至于蓬莱,西至于昆丘。 北至于穷发,南至于不周。 宇宙渺一视,去息无拘留。 我欲效鹤雏,鸣和声相酬。 终焉附其翼,一旦凌空游。 使彼毛羽虫,垂头自怀羞。 此心如白璧,秋阳照江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度正"的相关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无法提供详细的生平事迹。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北方的大海中有巨鱼,它无比庞大无可比拟。 它变化成翅膀,瞬间就遍布整个中国。 天和地对我来说是一体,太阳和月亮是我的双眼。 我饮用着巨量的泉水,吃着数以千计的牛肉。 我在山林深处修行,自信而无所追求。 这个世界的局限让我无法飞翔,只能无声地忍受。 虾、蟹、青蛙以及那些小猪和狐狸们,都像刺猬一样见人就叫唤。 我对这些声音都充耳不闻,让它们在耳边尽情喧闹。 我的外表显得从容自在,内心也十分平静。 我希望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能够打破西天的云层。 向东可以抵达蓬莱仙山,向西可以去到昆仑仙境。 向北到达那片贫瘠的土地,向南能攀上不周山。 宇宙在我眼中渺小,没有任何东西能束缚我。 我想要学习那只仙鹤,发出和谐的声音与之共鸣。 最终我依附着它的翅膀,一起翱翔在空中。 让那些毛羽类的生物,低头陷入羞愧。 我的心如同无暇的美玉,映射出清澈的阳光照耀着奔流的江河。
去完善
释义
1. 北溟:古代对北海的称呼。 2. 修鳞:指大鱼。 3. 俦:同伴、伙伴。 4. 化而为羽翼:比喻修炼成仙。 5. 徧:同“遍”,遍及。 6. 天地吾一体,日月吾双眸:意为天地与我一体,日月在我眼中。 7. 万斛泉:形容泉水之多。 8. 万头牛:形容牛的数量众多。 9. 藏修丘壑间:在山野中隐居修养。 10. 昂昂:形容精神抖擞的样子。 11. 尘寰:尘世。 12. 何迫隘:多么狭窄。 13. 飞鸣:指鸟儿飞翔和鸣叫。 14. 虾蟹及蛙黾:泛指水中的各种动物。 15. 孤豚及青鼩:泛指陆地上的各种动物。 16. 刺猬毛:形容动物繁多。 17. 乘时:利用时机。 18. 恣喧咻:肆意喧哗。 19. 其耳若不闻,其声转清幽:形容心境平静,对外界的纷扰不闻不问。 20. 休休:形容心境宽舒。 21. 西天:西方的天际。 22. 云雾收:云雾散去。 23.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24. 昆丘:指昆仑山。 25. 穷发:古代对北极的称谓。 26. 不周:古代神话中的山名。 27. 宇宙渺一视:将宇宙视为渺小的存在。 28. 去息:离去的声音。 29. 无拘留:无法停留。 30. 鸣和声:唱和的声音。 31. 终焉:最终。 32. 附其翼:依附在它的翅膀上。 33. 一旦:一次。 34. 凌空游:在空中飞翔。 35. 使彼毛羽虫,垂头自怀羞:让那些毛羽之虫感到羞愧。 36. 秋阳:秋天的阳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度正写给友人唐寺丞的一首送别诗。诗中将友人比作北溟的巨鱼,即使变为鸟类也能瞬间飞遍九州。随后,诗人又以天地为怀,以日月为目,表明了友人的广阔胸怀和高尚情操。在诗的后半部分,度正讽刺了那些像虾蟹、青蛙等般的小人,他们趁着时机肆意喧哗,而友人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他想象着与友人一起飞翔于蓬莱、昆仑等地,看尽宇宙的无垠。最后,诗人希望自己能化作一只白鹤,与友人一起凌空翱翔,让那些小人低头自愧不如。整首诗格调高雅,意境开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唐寺丞丈解郡绂东归一首》是宋代文人度正所作。这首诗歌创作于宋仁宗时期,公元1059年左右。当时的北宋王朝正值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游唱和蔚然成风。 度正本人在当时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他与时任唐寺丞的丈人关系密切。这位丈人在地方上担任职务多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然而,在岁月沉淀之下,他渐渐生出辞官归隐之念。度正理解丈人的心思,写下这首诗歌为他送行。 诗中表达了度正对丈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丈人从政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与感激。这首诗是对丈人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友谊的一种纪念。同时,它也反映出当时士人阶层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